正确答案: B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题目:某患儿,男,10个月,因惊厥发生3次来院诊治。患儿系牛乳喂养,体质较差。昨日起突然发生惊厥,表现为四肢抽动、两眼上翻,面肌抽动,神志不清,每次发作时间大约持续1min左右,缓解后一切活动自如,其他无异常。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如下:1.惊厥 一般为无热惊厥,突然发作,表现为肢体抽动,双眼上翻,面肌痉挛,意识暂时丧失,大小便失禁等。发作停止后多入睡,醒后活泼如常。每日发作次数不定,每次持续数秒至数分或更长。轻者仅有惊跳或短暂的眼球上窜,而意识清楚。多见于婴儿期。新生儿可只有屏气,面肌抽动或双眼凝视等。2.手足搐搦 以幼儿及儿童多见。3.喉痉挛 主要见于婴儿。6个月以内的小儿有时可表现为无热阵发性青紫,应高度警惕。该患儿发生惊厥,手足抽搐,面肌抽动。考虑为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故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甲状腺素的生理功能包括
  • 促进新陈代谢

    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酶活性

    增进糖的吸收和利用

    加速脂肪分解氧化

    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

  • 解析:甲状腺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加速细胞内氧化过程,促进新陈代谢,增高基础代谢率;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酶活性;提高糖的吸收和利用;加速脂肪分解、氧化;促进细胞、组织的分化、成熟;促进钙磷在骨质中的合成代谢和骨、软骨生长;更重要的是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故选ABCDE。

  • [多选题]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导致出血的原因是
  • 血小板数量减少

    血小板功能减少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 解析: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吸附这种抗体的血小板易在肝脾(主要在脾脏)中被巨噬细胞吞噬,使血小板寿命缩短,而引起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数量减少是导致出血的主要原因。附着有PAIgG的血小板不同程度功能异常及抗体损伤血管壁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增加,是出血的促进因素。故选BCDE。

  • [多选题]怕热、忌湿和贵重物品的消毒灭菌可选用气体
  • 环氧乙烷

    甲醛

  • 解析:怕热、忌湿和贵重物品的消毒灭菌可选用环氧乙烷、甲醛气体。故选AB。

  • [多选题]关于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 发病急,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病因与C型产气荚膜杆菌有关

    大便呈暗红糊状或赤豆汤样

    发生肠穿孔立即行外科手术

  • 解析:1)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以3~9岁儿童多见。因此D选项错误;2)主要发生于儿童,特别是婴儿中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是婴幼儿最常见的急症之一;3)病原体多为C型产气荚膜杆菌,该菌是一种耐热细菌,其产生的13毒素能引起肠黏膜组织坏死,导致坏死性肠炎。;4)开始为稀糊便,随后出现水样便,通常在起病后12~72小时出现血便,为鲜血便或果酱样,常伴有特殊腥臭气味。

  • [多选题]甲肝患者宜采用的隔离措施
  • 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居一室

    严格洗手

    对患者粪便应认真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 解析:甲型肝炎会通过食道传染,所以生活用品、食物、餐具等应该分开使用。故同种病原体感染者可同居一室,要严格洗手,对患者粪便应认真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等。故选BCE。

  • [多选题]影响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
  • 倾向因素

    促成因素

    强化因素

  • 解析:影响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强化因素。故选ADE。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内科学(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卫生毒理(副高) 医院药学(副高) 中医护理学(护师)(代码:204) 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内科) 核医学技师 核医学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