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渗出液葡萄糖含量较血糖明显降低(<3.33mmol/L)

题目:关于积液中葡萄糖含量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葡萄糖测定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或己糖激酶法。参考值为3.6~5.5mmol/L,漏出液较血糖稍减低,渗出液<3.33mmol/L。恶性积液中葡萄糖含量多减低。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双抗体夹心法的原理是
  • 使用分别针对抗原不同决定簇的两种单克隆抗体作为酶标记物

    一种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抗体,另一种作为酶标抗体

    可使标本和酶标抗体同时加入成为一步法

    用于检测二价或二价以上的大分子抗原

  • 解析:双抗体夹心法属于非竞争结合测定,适用于检测含有至少两个抗原决定簇的多价抗原,基本原理是先将特异性抗体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体;加入待测标本并温浴,使标本中的抗原与固相抗体充分反应,形成固相抗体抗原复合物,洗涤去除其他未结合物;加入酶标抗体并温浴。形成固相抗体-待测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洗涤去除未结合酶标抗体,加入底物显色。根据颜色程度检测。ABCD都对,E高亲和力单克隆的抗体不能提高检测灵敏度。

  • [多选题]关于白细胞直方图的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 相同类型的白血病可出现相似直方图

    同一标本在不同的仪器分析,其直方图有所不同

    在98~130fl区域内细胞峰增高,提示可能存在嗜碱性粒细胞增高

    在30~95fl区域内细胞峰增高,提示可能存在有核红细胞

  • 解析:相同类型的白血病其血液白细胞类型相似,可出现相似直方图白细胞直方图A对,仪器不同方法不同直方图有差别,B对;白细胞直方图不能确定哪类白细胞C错误;35~450fl范围内将血细胞分为3群。35~95fl为小细胞群峰(主要是淋巴细胞),该区域峰增高可能有血小板聚集、巨大血小板、有核红细胞、未溶解红细胞、白细胞碎片,E正确;160~450fl为大细胞群峰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左右两峰之间为中间细胞群(主要是单个核细胞,以单核细胞为主,也含嗜酸、嗜碱),峰增高可能有异型淋巴,浆细胞、原始细胞、嗜酸、嗜碱增多D正确;

  • [单选题]一份脓液标本,用20%KOH涂片后镜检,可见厚壁酵母细胞,细胞内可见脂肪小滴,可疑为
  • 杜波组织胞浆菌

  • 解析:皮损、脓液等标本用20%KOH涂片后镜检,可见直径为12~15μm的厚壁酵母细胞,细胞内可见脂肪小滴,可疑为杜波组织胞浆菌。痰液标本涂片后先用甲醛固定10min,再用吉姆萨染色镜检,如在巨噬细胞发现卵圆形较小的一端有出芽,可疑为荚膜组织胞浆菌。卡氏肺孢菌通过咳痰或导痰收集病人痰液和纤维支气管镜取材,涂片吉姆萨染色后镜检,可见包囊内的囊内小体,疑为申克孢子丝菌时,取患者脓、痰、血等作涂片或切片,革兰染色或PAS染色在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内、外,可见革兰染色阳性或PAS阳性卵圆形或梭形孢子,但极易与组织结构相混淆,白假丝酵母菌检查通过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见圆形或卵圆形菌体或孢子及假菌丝。

  • [单选题]以下哪种氨基酸代谢障碍可导致白化病
  • 酪氨酸


  • [单选题]糖酵解过程中催化1摩尔六碳糖裂解为2摩尔三碳糖第一步反应的酶是
  • 醛缩酶

  • 解析:磷酸己糖异构酶催化葡萄糖-6-磷酸转化为果糖-6-磷酸;磷酸果糖激酶催化_6磷酸果糖转变为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催化1,6-二磷酸果糖分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而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在磷酸丙糖异构酶的催化作用下相互转化;烯醇化酶催化2-磷酸甘油脱水生成具有高能磷酸键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 [单选题]下列哪一类细胞产生IgG
  • B淋巴细胞

  • 解析:免疫球蛋白是体液反应主要的物质,免疫球蛋白有IgG,IgA,IgM,IgE,IgD等,体液反应主要参与的细胞是B细胞,故答案为B。

  • [单选题]柏油样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量至少超过( )
  • 50ml


  • [单选题]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临床最常见的肠外感染是
  • 泌尿系感染

  • 解析:大肠埃希菌是临床分离到的革兰阴性杆菌中最常见的菌种,常引起各种类型的感染,肠外感染中最常见的是泌尿系感染。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外科学(正高) 计划生育(正高) 呼吸内科(副高) 放射医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环境卫生(副高) 临床营养(副高) 风湿病(副高) 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3)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