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原来的极化状态消失称为复极
题目:关于心肌细胞跨膜电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解析:每一次跨膜电位的消失和恢复过程就是一次动作电位。存在跨膜电位的细胞是处于极化状态,原来的极化状态消失称为除极,除极的细胞再次恢复到极化状态称为复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关于持续性反复发作性交界区心动过速(PJRT)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为慢旁路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动过速时RP'间期>P'R间期
房室传导比例为1:1
射频消融术可根治
解析:PJRT多发生于青少年,患者因存在隐匿性旁路(旁路存在前向阻滞),且旁路逆传缓慢,因而心动过速时RP'间期>P'R间期(又称长RP'心动过速),且具有无休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易发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单选题]关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解析: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延长,大于PP间距;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均延长,以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显著延长,只留下很短的相对不应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机制为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大于逸搏间期。
[多选题]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时,左右下肢电极不能放置于同一侧下肢的原因错误的是
降低了心电图波幅
可使心电图波形反转
易产生基线漂移
易引起ST段失真
解析: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安装有右下肢反驱动电路,能有效抑制交流电干扰。如将左、右下肢电极放在同一侧下肢上等于取消了此功能,从而降低了抗交流电干扰的能力。
[单选题]不属于继发性T波改变的是
低钾血症
[单选题]患者男性,58岁,5年前曾患前壁心肌梗死,无高血压病史,超声心动图检查最可能的表现为
左心室前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解析:患者为前壁心肌梗死,超声心动图应表现为左心室前壁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
[单选题]心脏的生理特性不包括
应激性
解析:心脏的生理特性包括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单选题]关于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比较准确的描述是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可以表现为多种心律失常交替出现
[单选题]右束支不应期病理性延长,大于窦性PP间距,在一般心率下显示的束支阻滞应诊断为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