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根据一项意思表示就可以成立的民事行为
题目:所谓单方民事行为是指( )。
解析:A【解析】本题考查单方民事行为的概念。单方民事行为,又称一方行为、单独行为,是指根据一项意思表示就可成立的民事行为。B项是单方民事行为,C项是无须向特定人进行的单方民事行为,D项是诺成民事行为。本题要注意单方民事行为与单务民事行为的区别。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对偷盗婴幼儿的行为以绑架罪论处,必须是行为人( )。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韵界限。《刑法》第239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这是刑法对绑架罪的规定。根据这一规定,行为人只有出于勒索财物的目的偷盗婴幼儿的,才能以绑架罪论处。故本题答案为C。
[单选题]大规模定制: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大批量生产的低成本、高质量和效率等特点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方式。
某电脑厂商将市场调查所获得的客户需求分为几种类型,并大规模制造这几种类型的电脑
解析:A项是组装产品,而不是定制产品;B项电脑厂商根据客户不同需求,大规模生产不同类型的电脑,属于大规模定制;C项300套制服,不属于大批量生产;D项不是旅行社提供定制服务而是由游客自己活动,不符合“提供定制产品和服务”,也不属于大规模定制。所以选B。
[单选题]从汉语的使用习惯上讲,“批评”起码包括“批”和“评”。“批”绝对不是大批判的“批”,而首先应该,也必须是一种努力使自己冷静理性的“批注”之“批”。也就是说,认真地、换位地解读被批评的意见,不要歪曲、夸大,再“注”出意见。至于“评”,我们尤其需要注意到言字旁边的“平”。语词、语气、态度应该努力平和,应该避免为了惊人视听而故意走极端,施酷评。但是也不必惧前怕后、缩头缩脑,可以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和锋芒。总之,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批评”的生命正是朝向公正、公平、平和的努力过程。
从“批评”这两个字的初源、字义本身来分析批评应有的态度与精神
解析:这段文字主要从汉语的使用习惯上来阐释“批”、“评”二字的涵义,并说明批评者应如何进行“批评”,要明白“‘批评’的生命正是朝向公正、公平、平和的努力过程”。D项准确概括了文段的主旨,为正确答案。
[单选题]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做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是( )。
①④
解析:②③的表述本身就是错误的,用排除法可知选B。
[单选题]某晚甲向乙借5000元钱去赌博,并答应说:“如果能赢2万的话,将还给乙1万元。”甲果然当天晚上赢了25000元,但事后只给乙还了5000元,拒绝还给乙1万元。于是乙向人民法院起诉( )。
人民法院应该确认甲、乙之间的协议无效
解析: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如果所附的条件是违背法律规定或者不可能发生的,应当认定该民事行为无效。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无权没收甲的赌博赢利或全部赌资资金,需要处理的应该由公安机关处理。
[单选题]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堡垒 开掘 抵御
解析:本题是对近义实词的考查。从第一空看,可以排除A、C项,“营垒”意为军营和四周的围墙、防御建筑物等设施或者阵营;“壁垒”用来比喻对立的=茸物或界限。两词用在这里不合适。从第二空看,“挖掘”意为向下挖以发掘;“发掘”比喻把难以或未曾发现的事物、道理揭示出来;“开发”多用来形容发现或发掘人才、技术等。三词用在这里均不恰当,而“开掘”多用来形容对题材、人物思想、现实生活等深入探索并充分表达出来,用在这里比较恰当,排除D项。从第三空看,“抵御寒流”是固定搭配,故本题答案为B。
[单选题]下列关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表述正确的是( )。
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犯罪主体是境内外机构、组织和个人,但是,本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
解析:选项A不正确。出于颠覆国家政权目的在战时向敌人提供武器装备的行为不一定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如果行为人与敌人相勾结通谋,有颠覆国家政权的意思联络,当然构成颠覆国家政权罪,但是如果行为人与敌人并没有颠覆国家政权的通谋,则行为人的行为只构成资敌罪。选项B不正确,因为刑法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单位不可能成为本罪的主体。选项D不正确,因为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不包括资助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