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形成性评价
题目:某社区卫生服务站预计对居民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他们通过文献、档案、专题小组讨论等方法对辖区居民的各种基本特征、居民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等进行了评价。
解析:1.形成性评价的方法有文献、档案、资料的回顾、专家咨询、专题小组讨论等,其具体内容包括:①目标人群的各种基本特征;②目标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③教育材料发放系统;④是否在最初的计划执行阶段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计划进行适度调整。
2.健康教育评价的目的主要包括:①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先进性和合理性;②确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执行情况;③确定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及持续性;④总结健康教育的成功与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研究假设。E选项“确定目标人群对各种干预措施的看法”属于形成性评价的内容而非目标。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婴儿时,以下能量消耗占所需总能量的比例最大的一项是
基础代谢所需
解析:婴儿时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占总需要能量的50%~60%,以后随年龄而递减。
[单选题]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大于
5ml
解析:1.【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和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2.【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和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3.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5ml;出现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70ml以上;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如超过1000ml,临床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和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是
关节畸形
解析:本题考查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二者同为免疫系统疾病,且都可以出现多系统的损害。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关节病变为主要表现,且均会出现关节的畸形。系统性红斑狼疮以多系统损害为主,也可以有关节的受累,但是一般没有关节畸形。
[单选题]一小孩用笔在纸上画,边画边看,画出来像什么就说画的是什么,其思维特征是
直觉运动思维
解析:婴幼儿的思维为直觉行动思维,即思维与客观物体及行动分不开,不能脱离人物和行动来主动思考,如拿着玩具汽车边推边说“汽车来了”,如果将汽车拿走,活动则停止。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心理活动的发展”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社区健康教育的基本单位是
社区
解析:1.社区健康教育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
2.社区健康教育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
[单选题]孕妇患重症肝炎时威胁母婴生命的并发症是
DIC
解析:重症肝炎对孕妇的影响,早期可加重妊娠反应,晚期则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加重,分娩时发生产后大出血,重症肝炎时常并发DIC,威胁母婴生命。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八章妊娠期合并症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单选题]引起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
葡萄球菌
解析:新生儿败血症的致病菌以葡萄球菌最常见,其次是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
[单选题]大量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
3.5g
解析:临床上所指的大量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超过3.5g,即可诊断为“肾病综合征”。
[单选题]与激励相关的理论中,可以用公式M=V×E表示的理论是
期望理论
解析:需要层次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它把人类的各种需要归纳为五大基本需要,只有前面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激励的作用,其顺序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励-保健理论简称双因素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弗德里克·赫兹伯提出,他提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行为改造理论认为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和修正行为,它研究如何通过外借刺激对人的行为进行影响和控制。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在1963年首先提出来的,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期望理论由美国的维克多·弗隆姆提出,可用公式表示为M=V×E,M表示激励,V表示效价,E表示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