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6~7个月
题目:依恋是婴儿与主要的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社会性联结。心理学家鲍尔比(J.Bowlby)认为婴儿是在同母亲较长期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当婴儿开始对母亲的存在更加关切,特别愿意与母亲在一起,好象母亲是安全的基地,出现了对母亲明显的依恋。
解析:1.婴儿的这种依恋属于安全依恋型,这种依恋型一般出现在婴儿的6~7个月的时候。
2.当母亲离开时,婴儿便号啕大哭,母亲回来以后又不愿让母亲碰自己这种依恋属于反抗型依恋。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心理治疗趋向于整合的原因是
以上均是
解析:心理治疗的不同学派在经历了多年的隔阂、对立与争论后,各家各派趋向于整合的原因主要有:①各种疗法的剧增;②各种疗法疗效相近;③单一理论模型的不足;④各学派通力寻求影响治疗效果的共同因素;⑤各学派都认识到来访者的特点和治疗关系对疗效的影响;⑥社会和公众的压力。
[单选题]住院森田疗法的绝对卧床期一般为( )
7天
[单选题]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是( )
顺应自然
[单选题]绝对阈限指的是
有50%的次数被察觉到的刺激值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阈限的操作性定义,即根据测定程序所下的定义。在测定绝对阈限时,把50%的次数能被觉察到、50%的次数不能被觉察到的那个刺激值作为绝对阈限值。而绝对阈限的一般定义是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值。
[单选题]患者女,28岁。幼年时曾亲眼看见其他小孩被狗咬伤并流了血,因此对狗非常恐惧。最近发现自己楼上的邻居家养了一条大狗,而且所居住的小区里养狗的人逐渐多了起来,非常害怕。每天早上和傍晚均不敢出门,因为这两个时间段小区里养狗的人常常出来遛狗。平时在家里听见邻居家的狗叫即感心跳加速、紧张;如果出门时在小区里远远看到狗即感紧张、害怕,要赶快回家才会安心;如果没有思想准备在距离自己只有几步远的地方看到狗,则极度恐惧,心悸、出汗、颤抖。一次在上楼时邻居家的狗从楼上迎面跑下来,吓得几乎瘫倒在地。如果看到狗的主人和狗在一起,害怕程度稍减;如果看到狗的主人用链子牵着狗,害怕程度会更小些。自感对狗的恐惧日益增加,而且这种恐惧对生活影响很大而求助。对这一类型的来访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系统脱敏
解析:对于由过去的一些经历而产生的恐怖症,行为学派中的系统脱敏被认为是现阶段最有效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单选题]分裂样人格的诊断要点包括
以上均是
解析:分裂样人格的诊断要点包括:喜欢独自活动,缺乏亲密朋友或信任感,同时缺乏发展这种关系和友谊的欲望,行为退缩,外表不修边幅,在会谈时孤僻,缺乏回应,缺乏热情或幽默,不愿谈论自己的问题,在职业上尚能充分尽责,因此并不完全脱离现实。正确答案为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