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是否分解乳糖

题目: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鉴别的依据是( )。

解析:一般说来非致病性的埃希菌属和肠杆菌属细菌具有β-半乳糖苷酶,而致病性的志贺氏菌属和和沙门氏菌属细菌无此酶,可利用乳糖发酵试验作为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的重要依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者,男性,46岁。上腹胀痛、乏力、消瘦、食欲下降5个月,临床上怀疑肝癌,下列可引起恶病质的细胞因子是( )。
  • TNF-α

  • 解析:TNF-α又称恶液素(cachectin),可诱发机体发生恶病质。

  • [单选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下列哪种细胞增多?( )
  • 异型淋巴细胞

  • 解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外周血中异型淋巴细胞增加,血清中出现嗜异性凝集素及特异抗体为特征。

  • [单选题]以下为酸性染料的是( )。
  • 伊红

  • 解析:伊红为酸性染料。

  • [单选题]在胞浆中出现粗大、圆而均匀呈橘红色颗粒的白细胞为( )。
  • 嗜酸性粒细胞

  •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胞浆中的颗粒量多粗大,圆而均匀,充满胞质,鲜橘红色。

  • [多选题]目前被广泛采用的两种肿瘤细胞增生标志物是( )。
  • Ki-67

    PCNA

  • 解析:Ki-67是一种核蛋白,由MKI-67基因编码,又称之为MKI-67,与核糖体RNA转录有关,在病理免疫组化中经常用到,提示细胞的增殖活跃程度,可以作为一个细胞增殖的标记物。甲胎蛋白是一种糖蛋白,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随着病情恶化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细胞增殖的启动上起重要作用,是反映细胞增殖状态的良好指标。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内科(正高) 放射卫生(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内分泌学(副高) 儿童保健(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技术(副高) 口腔正畸学主治医师(代码:357)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职称(中药学类)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全科医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