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1840年鸦片战争至l919年五四运动的近代文学,在实质上是古代文学向现代文学演进的一种过渡性的文学

题目:下列关于文学史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

解析:中国古代文学是指从上古到1840年鸦片战争这一阶段的文学历程,故A错误;先秦文学是我国文学的孕育和发生期,并且《尚书》是历史文献汇编,故8错误;赋是汉代文学的重要形式,这种文体,是在诗、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故C错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有关法律作用、法律观念等问题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 “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这说明法律是自由的保障

    “恶法亦法”观点强调法律的权威来自于法律自身,与法律之外的因素无关

    “徒法不足以自行”,因此法律不是万能的

  • 解析:ABC选项AC明显正确,不赘述。“恶法亦法”观点,认为违反道德的法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法,据此,选项B正确。“有治人,无治法”,强调治理国家靠人,而不能靠法,反映的是人治观,而非法治观。据此,选项D错误。

  • [单选题]对象效力是指法的适用对象有哪些,对什么样的人和组织有效。下列不属于法的对象效力所实行的原则的是( )。
  • 诚信原则

  • 解析:D法的对象效力所实行的原则大体上有如下四类:(1)属人原则——以对象的国籍为标准,具有本国国籍的人和组织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受本国法的约束。外国人和外国组织在本国境内的活动不受本国法的约束。(2)属地原则——以地域为标准,法律对本国领域内的所有人和组织都具有约束力,不论他们是否具有本国国籍。本国人如果不在本国领域内,则不受本国法的约束。(3)保护原则——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任何人和任何组织,不管他们是否具有本国的国籍,也不管他们是否在本国领域内,只要侵犯了本国的利益。就要受到本国法律的追究。(4)折衷原则——以属地原则为主,以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为补充的综合原则。

  • [单选题]明朝例正式成为法律始于( ).
  • 《问刑条例》

  • 解析:明朝例分两种,一种是作为判案依据的典型判例,一种是单行成例。明初不尚例的单独使用,而“以类附入律文。明成化以后,用例之风开始蔓延。明孝宗弘治年间,刑部删定《问刑条例》,使之成为正式法律,而后开始出现了律、例并行的局面。至万历年间,始将律、例合编为一书,律为正文,例为附注,称《大明律集解附例》,从而开律例合编的法典编撰先例。

  • [单选题]首次将大理寺作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的朝代是( )。
  • 北齐

  • 解析:北齐政权将廷尉改为大理寺,并扩大了编制,使得大理寺成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故选C项。

  • [单选题]吴某一日与路人王某争执,继而发生打斗,吴某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将王某刺死,便逃回家。随即被其父发觉,经其父劝说,吴某与其父一同前往公安机关自首,在途中被公安机关抓获,随后,吴某向公安机关交代了全部犯罪事实,则吴某( )。
  • 成立自首

  • 解析:《刑法》第67条第1款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1款第1项规定:“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本案中,吴某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全部罪行,是自首。

  • 推荐下载科目: 国考公务员 政法干警 村官 公选 事业单位 农村信用社 选调生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执法资格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