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
破坏交通设施罪 爆炸罪
题目:属于危险犯的犯罪有( )。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破坏交通设施罪、爆炸罪是危险犯,绑架罪是行为犯,故意杀人罪是结果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我国宪法修改必须由( )。
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解析:解析:宪法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指于法律的修改,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大享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的职权。宪法第67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单选题]以下关于民事权利能力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任何人无权限制或剥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解析:解析: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不仅自然人本人无权放弃或者转让其民事权利能力,而且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限制或剥夺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即使在监狱服刑的犯人也享有民事权利能力。不过,只有当自然人实际参与民事法律关系时,才能享有民事权利。因此,在本题中,ABD是错误的,只有C的表述是正确的。
[多选题]关于唐朝刑罚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
犯“十恶”者,不适用“八议”
共同犯罪,刑不累加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唐朝的刑罚适用原则。唐律规定:“缘公事致罪,而无私曲者”的行为为公罪,即官吏囚公事而犯的罪。对“不缘公事,私自犯者”,或者“虽缘公事,意涉阿曲”的行为定为“私罪”,即官吏因私事或者假公济私而犯的罪。公罪从轻惩处,私罪从重惩处。可见,A项表述错误。《店律疏议.名例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者,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这就是有关类推制度的规定,该规定称为“轻重相举”或者“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轻其所轻,重其所重”是指在有违伦常教化犯罪处刑上明显偏轻;而对于直接危害封建统治、封建君主的犯罪,处刑都普遍加重。这是明朝的刑罚适用原则。注意:不要把“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混淆记忆成“轻其所轻,重其所重”,可见,B项表述错误。按照唐律规定,犯“十恶”者,不在议、请,减、赎之列,即“十恶”大罪不适用“八议”,因此,C项表述正确。唐朝对于共同犯罪,采取“以重者论”的原则,即采取重罪吸收轻罪、刑不累加的处断原则,因此,D项表述正确。
[单选题]根据《继承法》的规定,继承人( )的,丧失继承权。
遗弃被继承人
解析:解析:根据《继承法》的规定,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因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则继承人丧失继承权。在本题中,符合上述规定的只有C。因此,A、B、D是错误的,只有C是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