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四级

题目:按微生物控制分类,实验动物分为 ( )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的测定方法有
  • 皮肤窗法

    滤膜渗透法

    琼脂糖凝胶平板法

  • 解析: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滤膜渗透法(Boyden小室法)和琼脂糖平板法 和皮肤窗法。

  • [多选题]血清中可检测到单克隆M蛋白的疾病有
  • 多发性骨髓瘤

    巨球蛋白血症

    重链病

    轻链病

    意义不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

  • 解析:在血清中可检测到单克隆M蛋白的疾病:1. 巨球蛋白血症2. 重链病3. 轻链病4. 多发性骨髓瘤5. 意义不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

  • [多选题]下列属于“骨髓象”一栏填写的内容有
  • 描述各系细胞形态特点

    全片见到巨核细胞的数量


  • [多选题]影响胶体金溶液稳定性的因素 ( )
  • 胶体金胶粒间的相互吸引力

    水化层的带电情况

    胶体界面的溶剂膜

  • 解析:胶体金特性:胶体金也称金溶胶,是由金盐被还原成金后形成的金颗粒悬液。胶体金颗粒由一个基础金核(原子金Au)及包围在外的双离子层构成,紧连在金核表面的是内层负离子(AuCl2-),外层离子层H+则分散在胶体金溶液中,以维持胶体金游离于溶胶间的悬液状态。蛋白质有保护胶体金稳定性作用。(1)胶体性质:胶体金具有胶体的多种特性,尤其是对电解质的敏感性(使其沉淀)。2)呈色性:微小颗粒胶体呈红色,不同大小的胶体金呈色有一定差别,最小的胶金是橙黄色;中等大小的胶体金是酒红色;较大颗粒的胶体金呈紫红色。(3)光吸收性:胶体金在可见光范围内有一单一光吸收峰,这个光吸收峰的波长在510~550nm范围内,随胶体金颗粒大小而变化(颗粒越小,波长越短)。所以总的来说胶体金胶粒间的相互吸引力、水化层的带电情况、胶体界面的溶剂膜能影响胶体金的稳定性。

  • [多选题]可用于破碎组织细胞制备可溶性抗原的方法有 ( )
  • 超声破碎法

    反复冻融法

    酶处理法

    表面活性剂处理法

  • 解析:细胞抗原分膜蛋白抗原、细胞质抗原(主要为细胞器)、细胞核与核膜抗原,制备这些抗原前均需将细胞破碎,方法有:(1)反复冻融法:一般-20℃反复冻融。(2)超声破碎法:利用超声波机械振动原理使细胞破碎。(3)自溶法:利用组织、细菌自身酶系统使之裂解。(4)酶处理法:常用溶菌酶、蜗牛酶、纤维素酶等使细菌或组织裂解。(5)表面活性剂处理法:常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等表面活性剂处理。

  • [单选题]与IgE类抗体无关的是( )
  • 赫氏反应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中医肛肠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副高) 放射卫生(副高) 全科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01) 辽宁初级药师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