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生理性腹泻
题目:女婴,4个月,6.2kg。母乳喂养,未添加任何辅食,大便5~6次/日,黄色糊状便,无臭味。大便细菌培养阴性。
解析:根据题干考虑该患儿是生理性腹泻。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其外观虚胖,常有湿疹,每天大便次数多,甚至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一定很多,其中含少量水分,一般没有特殊腥臭味。生理性腹泻的婴儿除大便次数增多外,多无其他症状,食欲好,无呕吐,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添加辅食后,大便即逐渐转为正常。故答案为B。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胎膜早破的处理中正确的是
破膜12小时以上者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
解析:胎膜早破处理:①住院待产,卧床休息,严密观察胎心音变化。胎先露未衔接者应绝对平卧,采取左侧卧位。避免不必要的肛查和阴道检查。②监测胎心:NST、阴道检查确定有无隐性脐带脱垂,若有脐带先露或脐带脱垂应在数分钟内结束分娩。1)妊娠28周以下者,因胎儿很小,围生儿存活率较低,且易发生并发症,需在充分沟通下确定治疗方案,可终止妊娠。2)妊娠28~32周者,应治疗并维持妊娠至33周以上分娩。3)妊娠33~35周者,若无临产先兆及感染征象时,应保持外阴清洁,严密观察流出的羊水量、性状和气味,定时测体温、脉搏,查血常规,检查子宫有无压痛,等待自然分娩。4)若胎儿已足月而未临产又无感染征象,可观察12~18小时,若仍未临产则作好引产或剖宫产术准备。③保守治疗期间,破膜12小时以上者应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白细胞计数,了解感染的征象。给予糖皮质激素促进胎肺成熟。监测胎儿宫内安危。
[单选题]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最有效的方法是
手术切除
解析:本题选A。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肝癌最有效和首选的方法。5年生存率可达30%-40%,微小肝癌5年生存率可达90%。
[单选题]妊娠后心血管系统发生的变化中不会出现的是
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杂音
解析:妊娠期循环系统的变化:①心脏:妊娠后期因膈肌升高,心脏向左、向上、向前移位;使大血管轻度扭曲,加之血流量增加及血流速度加快,在多数孕妇的心尖区可听及1~2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②心排出量:自妊娠10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周达高峰;③血压:在妊娠早期及中期血压偏低,在妊娠晚期血压轻度升高;④静脉压:股静脉压于妊娠20周开始,于仰卧位、坐位或站立时均明显升高。故A、B、C、 E选项均正确,不会发生的变化是D。故选D。解题关键:妊娠时血容量增加,所以收缩期由于血流量大,会产生杂音,但不是舒张期杂音。
[单选题]对尿潴留病人的护理中,哪项是错误的
可根据医嘱肌注阿托品
[单选题]某患者明晨将行二尖瓣修复手术。夜班护士估计患者今晚最可能影响其睡眠的因素是
术前焦虑
解析:术前焦虑是一种对即将来临的手术适应时主观上出现的一种紧张和不愉快的期待情绪,对患者心血管系统及麻醉和手术产生一系列影响,可使体内儿茶酚胺升高,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使麻醉的危险性也相应增高,对心脏病患者更加不利。
[单选题]关于分娩的分期,错误的陈述是
第三产程不能超过1小时
解析:分娩全过程是从规律性宫缩开始至胎儿胎盘娩出,称为总产程。临床上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又分为三个产程。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有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6~8小时。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颈口开全到胎儿娩出。初产妇需1~2小时,经产妇约几分钟至1小时。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约需5~15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
[单选题]患者男,48岁,诊断为颅内肿瘤住院,抬高床头15°~30°的目的是
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
解析:抬高床头15°~30°,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单选题]患者,女性,38岁。意外事故中致左胫腓骨骨折,接诊时左小腿高度肿胀,皮温低,足背动脉触不清。应考虑并发症是
骨筋膜室综合征
[单选题]对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
胆碱酯酶活力测定
解析:血液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轻度中毒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为正常的50%~70%;中度为30%~50%;重度则<30%。血清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与神经突触的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及中毒程度相平行;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恢复与中毒缓解程度相平行,可作为病情的动态监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