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A和B
题目:疼痛的门控理论一直用于解释幻肢痛的成因。它主张()
解析:A和B疼痛的门控理论是由Ronald Melzack和Patrick David Wall在1962年提出的,然后在1965年,他们又提出,感受到物理性疼痛这并不是伤害性感受器被激活的直接结果,而是受到包括疼痛传递神经元和非疼痛传递神经元在内的不同的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调节。该理论断言,不传递疼痛信号的神经被激活后,可与疼痛纤维的信号相互作用,从而抑制个体对疼痛的感知。这个理论一直被用于解释幻肢痛。截肢使感觉轴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广动力范同神经元被抑制性控制所释放,其后可能在脊髓神经元发生自持性神经元活动。
C.如果脊髓神经元的自主性活动大量增加,那么将产生幻肢痛。
这种抑制性控制的脱失将导致CNS任何水平的自主放电,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背角完全切除后,截瘫患者的幻肢缺乏疼痛的感觉。阻断传导后痛感加剧,这一点与理论相一致,因为持续性外周感觉输入缺失可导致进一步的脱抑制。硫喷妥钠可持续抑制CNS,并被报道可在椎管内麻醉时抑制幻肢痛。Melzack R,Wall PD.Mech-anisms:a new theory.A gate control system modu-lates sensor input from the skin before it evokespain perception and response.Science.1965;150(3699).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按导电性从高至低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脑脊液,纵向脊髓白质,灰质,横向脊髓白质,硬脊膜
解析:鞘内物质的电导性在临床上非常有意义。一些组织电导性非常好,能够让电流达到感觉神经并产生去极化,但是一些组织能产生隔离作用来保护内脏组织。我们并不需要知道确切的传导能力就能回答这个问题。
[单选题]神经病理性疼痛发展的过程中潜在的神经生理学机制包括()
A和B
解析:细胞因子是由参与调节炎症反应的一系列细胞所释放的炎症调节因子。向动物模型全身性或局部注射细胞因子可引起机械性痛觉过敏或热痛觉过敏。细胞因子可通过释放其他中介产物如前列腺素而引起伤害性感受器的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水平,细胞因子可由小胶质细胞所释放。谷氨酸是被研究得最为透彻的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可与亲离子性或亲代谢性氨基酸盐受体相结合,这些受体在外周或者中枢被激活后可在动物中诱发疼痛行为。所有这些基础科学支持A和B,但不支持C。
[单选题]一位45岁恶性乳腺癌患者,其既往的镇痛处方为缓释吗啡(MS Contin)30mg每日2次,并且每6h服用1粒15mg速效吗啡(MSIR)以应对爆发痛。例行随访时,患者主诉大多数情况下每日服用4次MSIR的镇痛效果良好,并且没有明显的副反应。这种情况下,最佳的处理应该是()
将MS Contin的剂量提高到60mg每日2次,联合MSIR15mg每6h1次以治疗爆发痛
解析:如果患者常规服用治疗暴发痛的药物,那么每日的总量应转变为在目前维持量的基础上再加上一个缓释剂量。
[单选题]痰浊头痛的特点是( )
头重如裹
[单选题]郁证的形成与五脏关系最密切的有( )
心、肝、脾
[单选题]脊柱结核的典型MRI改变不包括
骨水肿表现
[单选题]下面对外科感染的治疗原则和预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治疗原则是消除感染病因,清除脓液、坏死组织及发炎器官,延长寿命
[多选题]类固醇产生镇痛通过()
抗炎作用
抑制受损神经的异位放电
减轻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