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
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减少 可出现糖、脂代谢紊乱 大多数患者AST、ALT轻度至中度升高
题目:关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孕妇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ICP患者伴发明显的脂肪痢时,脂溶性维生素K的吸收明显减少,致使血功能异常,导致产后出血。大多数患者AST、ALT轻度至中度升高,部分患者血清胆红素轻度至中度升高,其中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肝组织活检无明显炎症或炎性表现。可出现糖脂代谢紊乱。故正确答案为AB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舌色淡白兼有白滑苔常提示( )
寒湿
[多选题]引起外阴瘙痒的因素包括
糖尿病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黄疸
精神因素
[多选题]羊膜腔输液治疗羊水过少,恰当的是
输注的液体为0.9%氯化钠液
若羊膜腔输液800ml变异减速仍不消失为失败
滴速为10ml/min
解析:羊膜腔输液治疗室,需在羊膜腔安放测压导管及头皮电极监护胎儿,将37℃的0.85%盐水,以15~20ml/min的速度灌入羊膜腔,一直滴至胎心率变异减速消失,或AFI达到8cm。通常解除胎心变异减速约需输注生理盐水250ml(100~700ml)。若输注800ml变异减速不消失为失败。通过羊膜腔输液可解除脐带受压,使胎心变异减速率、胎粪排出率以及剖宫产率降低,提高新生儿成活率,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但多次羊膜腔输液有绒毛膜羊膜炎等并发症。避错:BE选项容易错选,羊膜腔液体质量羊水过少,以10ml/min的滴速输注,输液时AFI达到5cm以上。虽然BE选项和正确数据相差不多,但是对于数据的选择应该以准确一致为原则。
[多选题]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包括
胎方位
胎儿大小
骨盆大小
产力强弱
[单选题]湿邪致病缠绵难愈的主要原因是( )
湿性黏滞,不易祛除,病程缠绵,病难速愈
[多选题]可出现血清铁升高的疾病有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海洋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多选题]下列能导致下腹部肿块的疾病有
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瘤
异位妊娠
卵巢囊肿
输卵管癌
解析: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异位妊娠或妊娠期增大的子宫、盆腔炎性包块、卵巢恶性肿瘤、卵巢异位囊肿、输卵管癌都能导致在下腹部触及肿块,故全选。
[多选题]关于子宫肌层及内膜,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
功能层内膜分为表层致密层和其下的海绵层
子宫肌层含血管,收缩时血管被压缩而止血
肌层由平滑肌及弹性纤维组成
解析:子宫体由外向内为浆膜、肌层及黏膜(即内膜)三层。黏膜:又分功能层与基底层两部分,功能层包括致密层和海绵层。青春期开始,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功能层发生周期性变化(增殖、分泌及脱落),形成月经来潮。而基底层无周期性变化。肌层:子宫肌层为最厚的一层,非孕时只有0.8cm厚;妊娠后肌纤维增生,子宫壁增厚,可达2~2.5cm。分为内、中、外三层。外层多纵行,内层环行。中层肌纤维交织如网,肌肉中间有血管;分娩后收缩可压迫贯穿其间的血管,起止血作用。浆膜层:子宫浆膜层是覆盖在子宫表面的腹膜。它紧紧覆盖宫底及宫体,在前方相当于峡部下界处折向膀胱,形成子宫膀胱皱襞。浆膜疏松地覆盖着峡部,在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及子宫切除术时,即在此切开腹膜,推开膀胱,露出子宫下段及颈部。子宫后壁浆膜则向下掩盖宫颈上段及阴道后壁上段,反折至直肠,形成子宫直肠陷窝,此为腹腔最低部分。临床上,当腹腔内出血或感染化脓时,血液或脓液多积于此,可从阴道后穹窿进行穿刺抽吸或切开引流,以达诊断或治疗的目的。避错:D选项中,子宫肌层在妊娠肌纤维增生,厚度可达2-2.5cm。故此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