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血凝素
题目:与流感病毒吸附有关的成分是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诊断甲型肝炎在感染早期最实用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是
ELISA中抗HAVIgM
[单选题]关于细胞壁的功能不应包括
具有抗吞噬作用
解析:细胞壁有承受胞内高渗透压、支持细胞膜、维持细胞形状等重要作用。但不具有抗吞噬作用。
[多选题]关于巴氏消毒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61.1~62.8℃ 30分钟
71.7℃ 15~30秒钟
解析:巴氏消毒法是用较低温度杀死病原微生物或特定微生物而保持物品中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一种消毒方法,常用于牛奶和酒类的消毒。此方法有两种:一是61.1~62.8℃,30分钟;另一种是71.7℃,15~30秒。
[单选题]可直接用暗视野显微镜观察运动的病原体是:
螺旋体
解析:立克次体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单选题]某患者食欲不振、乏力、血清学检测:抗-HAVIgG(+),HBsAg(+),抗-HBclgM(+)。可诊断为
急性乙型肝炎
[多选题]产气荚膜梭菌引起人类疾病的类型有
气性坏疽
食物中毒
坏死性肠炎
[单选题]以下描述不正确的是:
人工主动免疫主要用于紧急预防
[单选题]单纯疱疹根据感染情况可分为
Ⅰ型和Ⅱ型
解析:单纯疱疹根据其感染情况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疱疹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和黏膜的密切接触传播,感染腰区以上部位的皮肤黏膜和器官,引起口唇黏膜、鼻前庭、眼结膜、咽喉部的炎症及疱疹。Ⅱ型主要存在于女性宫颈、阴道、外阴皮肤和男性的阴茎、尿道等处,引起生殖器发炎和尿道炎。
[单选题]有关"细菌毒素"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外毒素均不耐热,60~80℃30分钟被破坏
解析:外毒素主要是革兰阳性菌与少数革兰阴性菌产生并分泌于菌体外的蛋白,少数存在于细胞内,只有在菌体溶解后才释放至胞外。外毒素多数不耐热,但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例外,能耐100℃30min。外毒素抗原性强,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经甲醛脱毒后成为类毒素。外毒素对机体的组织器官有选择作用,引起不同的特殊病变和临床症状。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只有当菌体死亡破裂后才释放,耐热,抗原性弱,不能经甲醛脱毒成为类毒素。内毒素对人体组织无选择性毒性作用,各种细菌内毒素对人体引起基本相同的反应,如发热、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Shwartzman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