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增生过程中需致瘤因素持续存在
题目:哪一项不符合肿瘤性生长
解析:肿瘤一旦形成,不需致瘤因素持续存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关于坏死的说法,正确的是
损伤不能再恢复
解析:坏死出现则损伤不可恢复。核的变化依据损伤因子强弱可表现为:损伤因子较弱时,核的改变可顺序发生: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损伤因子强烈时,可先发生染色质边集后即进入核碎裂,也可由正常的核迅速发生溶解。坏死细胞胞质红染是由于胞质嗜碱性物质核蛋白体减少或丧失而致。在凝固性坏死,组织细胞轮廓并不立即消失,而是较长时间的保存。坏死的形态学改变通常在组织、细胞死亡后数小时至10小时以上才出现。
[单选题]测得某一蛋白质样品中氮含量为0.40g,此样品约含蛋白质
2.50g
解析: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中含氮量平均为16%。因此测定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为:每克样品含氮的克数×6.25=蛋白质的克数/克样品。答案选B。
[单选题]诊断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应选
CD68
解析:CK为上皮性标志物;Vimentin为间叶组织标志物;LCA为淋巴细胞标志物;CgA为神经内分泌标志物;CD68为组织细胞标志物,可用于与组织细胞来源相关的恶性纤维组织肿瘤的辅助诊断。
[单选题]下列物质不能在蓝化作用中使用的是
弱酸性水
[单选题]水样变性超微结构的改变是
线粒体肿胀,粗面内质网肿胀、断裂、空泡变
解析:在缺氧、缺血等病理条件下可引起细胞内水分增多,形成细胞水肿,严重时称为细胞的水样变性。光镜下见水肿的细胞体积增大,淡染,如气球,故有气球样变之称;电镜下胞质基质疏松变淡,线粒体肿胀及嵴变短、变少甚至消失,内质网肿胀、离断和发生空泡变。
[单选题]选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最重要的原则是
特异性
[单选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敏感性和特异性的关系是
敏感性高,则特异性下降,假阳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