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18年
题目:王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在刑罚执行2年后,又发现他在判决宣告前犯有故意杀人罪,应判处有期徒刑10年。那么,王某尚需执行的刑期最高为( )。
解析:解析:这是一道(发现漏罪)数罪并罚的计算题。答题思路如下:(1)王某属于《刑法》第70条规定的发现漏罪的情形;(2)对发现的漏罪作出判决,即10年有期徒刑;(3)依据《刑法》第69条的规定,确定应当执行的刑期:数刑中最高刑期15年以上,总和刑期25年(=15+10)以下,有期徒刑不得超过20年,所以,其应当执行的最高刑期为20年;(4)根据《刑法》第70条的规定,将已经执行的刑期2年减去,某甲还应服刑18年。考生应注意审题,题干所问是李某还需执行的最高刑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于( )三读通过。
1912年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通过的时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的一部重要的宪法文件。可见,C项是正确答案,排除A项、B项和D项。
[多选题]曾经对封建五刑制改革做出贡献的封建成文法典有( )。
《曹魏律》
《泰始律》
《北魏律》
《开皇律》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对五刑制度完善做出贡献的封建成文法典。《曹魏律》调整了刑罚,将汉律中的刑罚合并为七种,为封建制五刑制度的确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泰始律》在《曹魏律》的基础上再度改革刑制,进一步简化刑名(由七种简化为五种),使得封建五刑制度真正名副其实。《北魏律》在《泰始律》的基础上将刑罚确定为死、流、徒、杖、鞭五刑,从而进一步完善于五刑制度。《开皇律》将五刑确定为笞、杖、徒、流、死五刑,五刑制度最终确立。综上所述,A项、B项、C项和D项都是正确答案。
[多选题]法律规范中的行为模式对法的指引所进行的分类是( )。
确定性指引
有选择的指引
解析:解析:行为模式可以分为义务模式和权利模式。前者对人们行为的指引是确定的,因而被称为“确定性指引”;后者对人们行为的指引是随行为人的主观意愿而定的,是允许自行选择的,因而又被称为“有选择的指引”。
[单选题]侦查人员赵某在审讯犯罪嫌疑人洪某时,因洪某拒不如实交代,随即火起,将洪某捆绑起来进行殴打,致洪某伤残,赵某的行为应当( )。
按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解析:解析:赵某属于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洪某实施刑讯逼供,造成被害人伤残,根据我国《刑法》第247条的规定,应该按照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单选题]下列物权中属于主物权的是( )。
地上权
解析:解析:所谓主物权,是指不依赖于其他权利而独立存在的物权,所有权和地上权均属于主物权,地役权及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均属于从物权。因此,ACD都是错误的,只有B是正确答案。
[单选题]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并罚,如果判有期徒刑的,采用( )。
先减后并法
解析:解析: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并罚的原则是先减后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