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2μm以下

题目:可以达到肺泡的雾粒粒径应在

解析:本题考点是气雾剂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吸入气雾剂给药是否达到或保持在肺泡中,主要取决于粒子的大小。粒径3~10μm者多沉积于支气管;2μm以下的雾化微粒可以达到肺泡,但粒径过细会随呼气排出。吸入气雾剂的雾粒粒径大小应控制在10μm以下,其中大多数应在5μm以下。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以下关于中药处方规范性说法正确的是
  • 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的,医师需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中成药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

  • 解析:中成药处方的书写要求:按照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结果,辨证或辨证辨病结合选用适宜的中成药;中成药名称应当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院内中药制剂名称应当使用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名称;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片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分别以片、丸、粒、袋为单位,软膏及乳膏剂以支、盒单位,溶液制剂、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应当注明剂量;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每一种药品应当分行顶格书写,药性峻烈的或含毒性成分的药物应当避免重复使用,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不宜叠加使用;中药注射剂应单独开具处方。

  • [单选题]不属于补虚药的主要药理作用的是
  • 抗炎镇痛

  • 解析:补虚药的药理作用广泛,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补虚药既有相似的作用,也有各自的特点,主要具有以下药理作用。1.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2.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许多补虚药具有增强学习记忆功能。如人参、黄芪、党参、何首乌、枸杞子等可显著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环节主要有: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提高脑组织抗氧化能力;改善大脑能量供应;增加脑内蛋白质合成等。4.对物质代谢的影响5.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6.对造血系统的影响7.对消化系统的影响8.延缓衰老。答案选C

  • [单选题]淡大芸的正名是
  • 肉苁蓉

  • 解析:肉苁蓉别名:大芸(淡大芸)、寸芸、苁蓉(甜苁蓉、淡苁蓉)、地精、查干告亚。故此题应选A。

  • [单选题]医疗机构门诊开具第二类精神药品片剂,每张处方用量要求为( )。
  • 不超过7日常用量

  • 解析:1.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 [单选题]根据维吾尔药的药性理论,具有生干、燥湿功能的药物是( )
  • 干性药

  • 解析:考查维吾尔医药的药性理论。湿性药,具有生湿、润燥的功能;寒性药,具有生寒、清热的功能。干性药,具有生干、燥湿的功能;干热性药,具有生干生热、燥湿祛寒的功能;湿热性药,具有生湿生热、润燥祛寒的功能;湿寒性药,具有生湿生寒、润燥清热的功能;干寒性药,具有生干生寒、燥湿清热的功能。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 [单选题]关于气雾剂中抛射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 压缩气体可作为抛射剂

  • 解析:本题考点是气雾剂中抛射剂及其作用,抛射剂的要求。抛射剂为适宜的低沸点液化气体,常温下蒸气压大于1个大气压,当阀门打开时,抛射剂急剧气化产生压力,克服了液体分子间的引力,将药物分散成雾状微粒或泡沫状、干粉状喷出。因此,抛射剂是喷射药物的动力,有时兼作药物的溶剂和稀释剂。根据气雾剂所需压力,可将两种或几种抛射剂以适宜比例混合使用。抛射剂种类:①氢氟烷烃类;②二甲醚;③碳氢化合物;④惰性气体。所以选择E。

  • [多选题]气血两虚证的临床表现是
  • 面色苍白

    心悸失眠

    少气懒言

  • 解析:本题考查气血两虚证的临床表现。气血两虚证常见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苍白或萎黄、心悸失眠、舌淡嫩,脉细弱等临床表现。

  • [单选题]下列治则中,属于正治法的是( )。
  • 热者寒之

  •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正治与反治"。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即通过分析疾病的临床证候,辨明疾病性质的寒热虚实,然后分别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而言,究其实质,还是在治病求本法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治疗的方法,故实质上仍是"治病求本"。主要有"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 推荐下载科目: 风湿病(正高) 康复医学(副高) 外科护理(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药学(师)(代码:201) 住院医师规培(推拿科) 核医学医师 中医学专业知识 中医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