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继续缓刑进行考察

题目:不属于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的处理结果的有( )。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50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在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有三种处理办法:其一,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其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三,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 )。
  • 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

  • 解析:解析:宪法修正案第1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单选题]编敕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形成于( )。
  • 宋代

  • 解析:解析:敕是皇帝对特定的人和事,以及特定的区域所颁发的诏令,为一时之权制,不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编敕,是指把对皇帝临时发布的敕令加以分类汇编,经皇帝批准颁行后,使之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的立法活动。宋朝在唐朝律、令、格、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编敕和编例。编敕是宋朝最重要的经常的立法活动。自太祖制定《建隆新编敕》后,规定凡新皇帝登基和每次改年号都要编敕。因此此题选C。

  • [单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执行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
  • 执法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的活动

  • 解析:解析:C选项的错误在于,执法是法的实施过程和环节,实际上是把法律作用于社会生活的过程,因而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活动,而立法是从个别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的过程。

  • [多选题]下列请求权中属于物权请求权的是( )。
  • 返还原物请求权

    排除妨害请求权

    防止妨害请求权

  • 解析:ABC

  • [单选题]马克思指出:“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做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这段话表明( )。
  • 立法要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

  • 解析:解析:马克思认为,立法必须尊重和反映客观规律,立法者不能超过其所处的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来制定法律,当然,立法也是一个考验立法者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反映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反映客观规律的过程。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初中 成考 公共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考博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