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非法修改
题目: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其基本特征是( )。
解析:解析: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已有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在已有的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非法修改。A项是瞒报统计资料的基本特征;B项是伪造统计资料的基本特征;D项是虚报统计资料的基本特征。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长期职工的用工期限为( )。
一年(含一年)以上
[多选题]某县统计局在对企业进行执法检查时,有权采取的措施是( )
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并要求其如实答复
要求检查对象提供有关原始凭证和会计资料
进入检查对象的业务场所进行检查、核对
就与检查有关的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对有关资料进行复制
[单选题]2009年某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同期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之比属于( )。
结构相对指标
解析:解析:结构相对指标是利用分组法,将总体区分为不同特征的各部分,以部分总量与总体总量对比求得的比重或比率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状况的综合指标,其计算公式为:结构相对指标=总体部分总量/总体总量×100%2009年某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属于同期世界进出口贸易总额的一部分,所以二者之比属于结构相对指标。
[单选题]机构改革中,有些单位虽然名称有变化,但其基本职能未变,成立时间要填写( )。
最早成立时间
[单选题]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统计数据,应当在公布后( )日内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10
解析:解析: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统计数据,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公布其统计调查取得的地方统计数据,应当自公布之日起lO日内报国家统计局、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备案。
[单选题]下列关于周期性普查的表述,错误的是( )
统计数据全面、不准确
[多选题]μx表示( )。
抽样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的平均误差程度
解析:答案:A
[多选题]的行为,属于统计违法行为的范畴。
伪造统计资料
屡次迟报统计资料
拒报统计资料
篡改统计资料
解析:解析:E项迟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和统计制度的规定,逾期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这种行为的特点是虽然报送了统计资料,但没有在规定的报送统计资料的期限内报送,从而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及时性。按照统计法的规定,只有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才能依法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
[多选题]维护统计调查对象合法权益原则在统计法中体现为( )。
尽可能减轻调查对象的负担
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资料受法律保护
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履行非法定统计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