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现金、实物、有价证券
题目::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下列哪一项? ( )。
解析:《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l0条规定,个人取得的应纳税所得,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故本题答案为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姓名权的内容,不包括姓名的( )
依法转让
解析: 姓名权是自然人的专属权利,其内容主要是决定、使用、变更并排除他人干涉,其绝对不能转让。
[单选题]:2009年3月6日摩洛哥外交和合作部发表一份公报宣布,摩洛哥决定从6日起断绝与( )的外交关系,以抗议其针对巴林王国主权发表的“不适当言论”。
伊朗
解析:摩洛哥决定从6日起断绝与伊朗的外交关系,以抗议其针对巴林王国主权发表的“不适当言论”。
[单选题]:中国公民王某在出入国境时违反了《中国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被公安机关罚款2000元。王某可以寻求救济的途径是( )。
王某选择行政复议后不可以再提出行政诉讼
解析:行政复议,以书面审查为主,以不调解为原则。行政复议的结论做出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法律未规定复议决定为终局裁决的,当事入对复议决定不服的,仍可以按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请诉讼。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是两个并行的法律救济制度,不存在必须先进行行政复议再进行行政诉讼的问题。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言,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都有对其合法权益保护的救济功能。但两者有着区别,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制度,是在行政诉讼之前进行的。而行政诉讼是司法救济,由人民法院作出诉讼裁决,是最终的解决办法,也被称作“司法最终救济”原则。申请了行政复议,如果对复议结果不服,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第16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或者法律、法规规定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单选题]有一食品店某天购进了6箱食品,分别装着饼干和面包,重量分别为8,9,16,20,22,27公斤,该店当天只卖了一箱面包,在剩下的5箱中饼干的重量是面包的两倍,则当天食品店购进了( )公斤面包。
5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估算与推论。根据题意,设一共购进面包X公斤,第一天卖出m公斤,则饼干数就是(120-X)公斤,再根据“在剩下的5箱中饼干的重量是面包的两倍”可知:(102-x)/(x-m)=2,推出X=(102+m)/3,m应为8,9,16,20,22,27之中的数,将它们分别带入方程,只有当m=27时,X为整数52,且恰好是9、16、27三个数的和。
[单选题]:当国家逐步走向富强、走向文明的时候,“像匕首,像投枪”一样的杂文愈来愈淡出文坛,读者少了,作者更少。这种现象很不正常,因为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还远未达到歌舞升平的“大同社会”,各种丑恶的行为、卑劣的事情还依然侵蚀着社会、国家的肌体。杂文做什么?杂文就是要鞭挞丑恶,就是要愤世嫉俗,就是要在任何情况下刺激人的冷漠,遏制人的欲望。只要存在丑恶,时代就需要杂文。但是,今天的文坛大量充斥的是所谓“含蓄” 的现代小说、逃避现实的历史小说、充满幻想的武侠小说……却唯独没有明朗的、现实的、 犀利的杂文存在的市场,是作者的遗忘吗?是读者的疏忽吗?不,实际上是作者的急功近 利,是读者的麻木不仁。以下各项适合做本段话标题的是( )。
杂文所面临的尴尬
解析:A、C项超文意概括,不正确;B项概括不完整,文段不仅说文坛“需要”,杂文,而且说明了现实中杂文的处境,而这两点也正是杂文所处的矛盾境地。所以答案为D.
[单选题]:法律:约束( )。
政策:规范
解析:法律可以约束人们行为,政策可以规范人们行为,故选B。
[单选题]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跌幅度低于3%的月份有几个?
6
解析:直接查图,低于3%的有1、3、4、5、8、12月,共6个月。
[单选题]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了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决定了国务院总理的人选;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说明( )。
全国人大有最高任免权
解析: 题干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的人员都是中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体现了全国人大的最高任免权。故选D。
[单选题]:弹指一挥间,十多年过去了,电脑、网络的神速发展令我们( )。每过一阵,一项新的电脑和网络技术就会出现。用手写作的人越来越少,用电脑写作的人越来越多。
眼花缭乱
解析: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猝不及防,事情突然发生,来不及防备;神魂颠倒,精神、意志倒转,不正常;应接不暇,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