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题目:下列属于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的是( )。
解析:《统计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国家统计局组织管理全国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查处重大统计违法行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法查处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但是,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由组织实施该项统计调查的调查机构负责查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计算商品价格综合指数所选用的公式为( )。
∑p1q1/∑p0q1
解析:解析:商品价格综合指数属于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应以报告期数量指标q,同度量(加权),故应采用公式为∑p1q1/∑p0q1。
[单选题]统计行政诉讼是一种司法行为,主持机关为( )。
人民法院
解析:行政诉讼是一种司法审查制度,是司法行为,只能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进行。
[单选题]给予较大数额罚款的统计行政处罚案件,应当事人要求,统计执法机关应当组织( )。
听证
解析:《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在作出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两万元以上的罚款,对公民两千元以上的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统计部门应当依法组织听证”,“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或人民政府对较大数额罚款的额度有具体规定的,从其规定。”据此,启动统计执法中的听证程序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对单位罚款超过了一定数额(较大数额);(2)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
[单选题]该企业提起行政诉讼的受理机关有( )。
作出原处罚决定的调查队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解析: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统计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有以下几种情况:(1)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该统计机构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统计行政诉讼案件。(2)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经过行政复议后,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仍不服的,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统计机构所在地的基层人氏法院审理第一审统计行政诉讼案件。(3)对国家统计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或者对国家统计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经过行政复议后仍不服的,由国家统计局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统计行政诉讼案件。
[多选题]能够测定变量之间相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
相关系数
解析:答案:C
[单选题]依照《统计执法检查规定》,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元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20000
[单选题]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
二者无直接代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