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早期肾损害

题目:尿微量清蛋白测定主要用于诊断

解析:尿微量清蛋白检测主要用于早期肾损害的诊断,尤其当尿清蛋白排泄率持续超过20ug/min尿时,常作为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全身性疾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故正确答案为C。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关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叙述错误的是
  • 纤溶系统被抑制

  • 解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其特点是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病理性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在微血管中沉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在此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血小板,使BPC减少和功能异常,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使凝血活性减低。同时,通过内激活途径发生了继发性纤溶亢进。因此E选项说法错误。

  • [单选题]检测胆汁性胰腺炎一种灵敏而且是特异性标志的是
  • 原降钙素

  • 解析:原降钙素是检测胆汁性胰腺炎一种灵敏而且是特异性标志。

  • [单选题]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的血液标本,应保存在
  • 室温

  • 解析:温度对血小板技术结果影响很大,如4℃保存可使血小板计数结果减低,故应选择室温保存。

  • [单选题]立克次体与病毒的相同点有
  •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 解析:立克次体与病毒的相同点是严格的细胞内寄生。

  • [单选题]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
  • H-J小体

  • 解析:中性粒细胞发生毒性变化时,胞体可出现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Dohle体、退行性变。

  • [单选题]下列关于磷的说法错误的是
  • 血清无机磷浓度成人与儿童无差别

  • 解析:儿童时期因骨骼生长旺盛,血磷较高,随年龄增长降至成人水平。

  • [单选题]与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象不符合的是
  • 有核红细胞和点彩红细胞增多

  • 解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血象:(1)血象:白细胞数增高,主要为中性中、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原始细胞(Ⅰ型十Ⅱ型)≤5%~10%,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多,可有少量有核细胞。(2)骨髓象: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原始细胞(Ⅰ型十Ⅱ型)≤10%。(3)染色体:有ph1染色体。(4)CFU一GM 培养:集落和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

  • [单选题]细胞因子测定的首选方法是
  • ELISA

  • 解析:ELISA法具有特异、简便、易于推广和标准化等优点,可同时检测大量标本且试验废弃物便于处理,成为细胞因子测定的首选方法。

  • [单选题]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征不包括
  • 临床表现较单一

  • 解析:免疫缺陷病临床表现和病理损伤复杂多样。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风湿病(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中医全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副高) 重症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59)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超声波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8) 护理学主管护师(代码:368)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代码:209) 超声医学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