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治疗效果不如全血好
题目:关于成分输血的描述,错误的是
解析:全血成分复杂,白细胞传播病毒的危险性最大,血浆次之,红细胞和血小板相对较安全,因此采用成分输血,可减少不必要血液成分的输注,减少输血传播疾病的危险。成分输血的血制品有效成分浓度和纯度均较全血高,治疗效果好于全血。答案B错误。成分输血的不良反应较输全血少。成分输血可一血多用,节约血液资源。成分输血的血液成分单一,便于保存和使用。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64岁。2型糖尿病病史10年,近2个月出现双下肢水肿。查体:BP140/100mmHg,神志清楚,营养差,甲状腺无肿大,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70次/分,律齐,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明显水肿。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9.6mmol/L,血清胆固醇7.6mmol/L,低密度脂蛋白4.6mmol/L,血浆白蛋白28g/L。为明确水肿原因,首先应进行检查的是
尿蛋白定量
解析:糖尿病肾病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该患者糖尿病病史10年,近期出现双下肢水肿,营养差,心、肝、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化验示低蛋白血症,首先应考虑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指标,故应查尿蛋白定量以明确诊断。故选E。
[单选题]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24小时内出现急性肺水肿时应该慎用
西地兰
解析:急性心梗后最早出现的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主要是坏死心肌间质充血、水肿引起顺应性下降所致,而左心室舒张期末容量尚不增大,因此在梗死发生后24小时内应尽量避免使用洋地黄制剂,它既不能解除急性肺水肿的原因,还加重心肌缺血,引起室性心律失常,故本题选A。
[单选题]下列疾病中,以强迫思维为特征的是
强迫障碍
解析:强迫障碍,又称强迫症,是一种以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或)强迫动作或仪式行为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
[单选题]健康管理的首要步骤一般是
收集健康信息
解析:健康管理定义是指对服务对象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系统和针对性地评估并对整个生命全程进行干预,减少健康危险因素的威胁,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疾病,对所患的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经济有效地避免早亡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实施环节包括健康监测(收集信息是基础和前提)、健康评估和健康干预。
[单选题]临床上常作为升压药使用的药物是
去甲肾上腺素
解析:去甲肾上腺素是强烈的α受体激动药,对β1受体作用较弱,对β2受体几无作用。通过α受体的激动作用,可引起小动脉和小静脉血管收缩,血管收缩的程度与血管上的α受体有关,皮肤黏膜血管收缩最明显,其次是肾血管,对冠状动脉作用不明显,这可能与心脏代谢产物增加,扩张冠脉对抗了本品的作用有关。通过β1受体的激动,使心肌收缩加强,心率上升,但作用强度远比肾上腺素弱。
[单选题]庆大霉素与呋塞米合用时可引起
耳毒性加重
解析:呋塞米的耳毒性表现为眩晕、耳鸣、听力减退或暂时性耳鸣,肾功能减退者尤其容易发生。其原因可能与内耳淋巴液电解质成分改变有关。呋塞米与氨基糖苷类合用,可诱发或加重耳毒性,故避免合用。故本题选C。
[单选题]男,28岁,阵发性心慌3年,每次心慌突然发生,持续半小时至3小时不等。本次发作时心律齐,200次/分,按摩颈动脉窦心律能突然减慢至正常;心电图QRS波形态正常,P波不明显。诊断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解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心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QRS波群形态和时限正常。P波为逆行性,有时可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