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衰弱,重度贫血
题目:骨关节结核下列情况不适于手术治疗的是
解析:①手术适应证:有明显死骨与大脓肿形成;窦道流脓经久不愈;髓腔内积脓压力过高;单纯滑膜结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即将发展为全关节结核;脊髓受压。②禁忌证:有其他脏器结核且处于活动期;混合感染、体温高、中毒症状重;合并其他重要疾病难以耐受手术。故选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45岁。腹部不适,隐痛1个月余,近日出现明显消瘦、乏力,在右上腹触及一质地较硬肿块,下列哪项不是该疾病的手术禁忌证
腹部包块或肠梗阻
解析:患者腹部不适,隐痛1个月余,近日出现明显消瘦、乏力,在右上腹触及一质地较硬肿块,因考虑是腹部包块或肠梗阻。腹部包块或肠梗阻可能是肿瘤引起的不属于手术禁忌症。故选D。
[单选题]符合过敏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解析:本试题为发病机制与实验室检查相结合的试题。由于本病发病机制为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血管的损伤是主要病变。血管内有形成分(血小板、凝血因子等)无明显异常,故在实验室检查中,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可阳性,而血小板的数量及功能检查均属正常,凝血时间亦属正常,应选E。有较少的考生错答A,认为机制为“血小板减少”,是对本病的发病机制不够清楚所致。
[单选题]患者,女,56岁。突起呼吸困难,可见粉红色泡沫样物自口角流出。查体:BP190/100mmHg。治疗宜首选
硝普钠
解析:硝普钠对动脉和静脉平滑肌均有扩张作用,静注后2~5分钟起效。血管扩张使血压降低;血管扩张使心脏前、后负荷均减低,心排血量改善,明显改善心力衰竭症状。题中患者突起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血压明显升高,考虑为血压骤升导致急性左心衰竭,降压为首要治疗,最佳药物为硝普钠。毛花苷C适用于房颤伴心衰,无降压作用。氨茶碱对解除支气管痉挛有效,有正性肌力作用,扩张外周血管和利尿作用,其无明显降低血压作用。多巴酚丁胺具有升高血压作用。硝酸甘油可扩张小静脉,降压效果不如硝普钠,且可反射性引起心率加快。
[单选题]下列关于人初乳的描述,正确的是
脂肪含量最少而蛋白质含量最多
解析:①初乳一般指产后4~5天内的乳汁,质略稠而带黄色,含脂肪最少而蛋白质最多,微量元素锌、白细胞、sIgA等免疫物质及生长因子、牛磺酸等都比较多,对新生儿生长发育和抗感染十分重要;②过渡乳是产后5~14天的乳汁,含脂肪最高,蛋白质与矿物质逐渐减少;③成熟乳为产后第15天~9个月的乳汁;④晚乳指10个月以后的乳汁,量和营养成分都渐减少。每次哺乳时分泌的乳汁中成分也有差异,初分泌时蛋白质高而脂肪低,而最后分泌的乳汁则蛋白质低而脂肪高。
[单选题]硝普钠的作用是
同时降低左心室前、后负荷
解析:硝普钠:同时扩张动脉和静脉,降低心室的前、后负荷。主要用于以心排血量降低、左心室充盈压和体循环阻力增高为特征的晚期心力衰竭患者。袢利尿药通过对血管床的直接扩张作用影响血流动力学。对心力衰竭的患者,呋塞米和依他尼酸能迅速增加全身静脉血容量,降低左室充盈压,减轻肺淤血。
[单选题]男,60岁。唇部疖肿3天,如脓头被挤破,最可能发生的危险是
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解析:脓栓可随静脉血流进入颅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引起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单选题]新生儿生后3天,皮肤、皮下组织硬肿,体温33℃,病儿不哭,反应差,哺乳欠佳,呼吸50次/分,该患儿治疗的首选措施是
复温
解析: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表现即低体温和皮肤硬肿。根据该患儿的临床表现可知应诊断为新生儿硬肿症。治疗:复温、热量和液体供给、纠正器官功能紊乱,适当应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其他对症处理。首选为复温,故本题答案为A。
[单选题]患者,女,29岁。突发寒战,体温39℃左右,腹泻十余次,伴里急后重,便为稀便,很快转为脓血便。便常规:红细胞5/HP,白细胞10/HP,脓细胞(++)。该患者治疗首选药物是
氧氟沙星
解析:该患者突然寒战.高热达39℃,同时有细菌性痢疾的典型表现如腹泻伴里急后重,稀便转为脓血便,化验便常规结果也支持细菌性痢疾,因此最可能的诊断是细菌性痢疾;如要确诊,需要做粪便细菌培养。细菌性痢疾的治疗首选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有强的杀菌作用,对耐药菌株亦有较好的疗效,口服吸收好,是首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