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1.5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题目:女性,37岁,3小时前给果树喷洒杀虫剂时,向家人诉头晕、恶心,当时未做特殊处理,随后又出现呕吐、流涎,呼吸困难,抽搐等表现,遂被家人送医就诊,入院后查体:患者神志模糊,瞳孔针尖样,双肺闻及湿性啰,率慢不齐。
解析:碘解磷定重度中毒者首剂1.2~1.6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中度为0.8~1.2g,轻度为0.4g。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措施是
针对致病因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单选题]下列部位的溃疡应特别注意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的可能性的是
十二指肠降部
解析: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促胃液素瘤)导致胃、十二指肠球部和不典型部位(十二指肠降段、横段甚至空肠近端)发生多发性溃疡。与普通消化性溃疡的鉴别要点包括该病溃疡发生在不典型部位。故选C。其他选项不符。
[单选题]能实现有效气体交换的通气量为
肺泡通气量
解析:在通气过程中,每次吸入的气体并非完全进入肺泡内。还存在解剖无效腔和生理无效腔。由于无效腔的存在,每次吸入的新鲜空气不能全部到达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因此为了真正了解有效的气体交换量,应肺泡通气量为准。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单选题]女,婚后7年不孕,近3年痛经逐年加剧,后穹隆触及多个小结节,触痛,附件有粘连性肿块,首先考虑
子宫内膜异位症
解析:凡育龄妇女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和不孕病史,妇科检查扪及盆腔触痛性结节或子宫旁有不活动的囊性包块,即可诊断为内异症。本例患者后穹隆触及多个小结节,触痛,痛经呈进行性加重,同时不孕,故可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可有不同程度的下腹坠痛,经期加重。结核性盆腔炎可有月经失调、不孕、下腹坠胀,但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少见。卵巢癌可有消瘦、贫血等恶病质表现。子宫肌瘤多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子宫增大。故答案为D。
[单选题]最容易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药物是
氯霉素
解析:氯霉素与再障关系密切,可产生两种毒性作用,一是剂量相关,由于线粒体抑制,使骨髓发生可逆性损害,二是使粒系及红系祖细胞形成受到抑制。故本题选A。
[单选题](2007)胎盘的组成为
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
解析:1.羊膜
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的最内层。羊膜光滑,无血管、神经及淋巴,具有一定的弹性。
2.叶状绒毛膜
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的主要部分。胚胎发育至l3~21日时,胎盘的主要结构——绒毛逐渐形成。约在受精后第3周,当绒毛内血管形成时,建立起胎儿胎盘循环。
与底蜕膜相接触的绒毛,因营养丰富发育良好,称为叶状绒毛膜。绒毛末端悬浮于充满母血的绒毛间隙中的称游离绒毛,长入底蜕膜中的称固定绒毛。蜕膜板长出的胎盘隔,将胎儿叶不完全地分隔为母体叶,每个母体叶包含数个胎儿叶,每个母体叶有其独自的螺旋动脉供应血液。
孕妇子宫螺旋动脉(也称子宫胎盘动脉)穿过蜕膜板进入母体叶,母儿间的物质交换均在胎儿小叶的绒毛处进行,说明胎儿血液是经脐动脉直至绒毛毛细血管,经与绒毛间隙中的母血进行物质交换,两者并不直接相通。绒毛组织结构:妊娠足月胎盘的绒毛滋养层主要由合体滋养细胞组成,细胞滋养细胞仅散在可见,滋养层的内层为基底膜,有胎盘屏障作用。
3.底蜕膜
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底蜕膜表面覆盖一层来自固定绒毛的滋养层细胞与底蜕膜共同形成绒毛间隙的底,称为蜕膜板,从此板向绒毛膜方向伸出一些蜕膜间隔,将胎盘母体面分成肉眼可见的20个左右母体叶。
[单选题]肺癌确诊后下列哪种情况是手术适应证
多发性肌肉神经痛
解析:肺癌手术治疗的禁忌证
·肿瘤已有远处转移
·胸内重要脏器有转移或直接侵犯
·病人有严重的内科疾病
·营养和全身情况较差
多发性肌肉神经痛不是肺癌的禁忌症
[单选题]发热1周、疑似伤寒的患者,此时阳性率最高的微生物学检查方法是
血培养
解析:①血培养:是诊断的依据,病程早期即可阳性,第7~10日阳性率可达90%,第三周降为30%~40%,第四周时常阴性;②骨髓培养:骨髓培养性率较血培养高,尤适合于已用抗生素药物治疗,血培养阴性者;③粪便培养:潜伏期即可阳性,第3~4周可高达80%,病后6周阳性率迅速下降,3%患者排菌可超过1年;④尿培养:病程后期阳性率可达25%,但应避免粪便污染;⑤玫瑰疹:玫瑰疹的刮取物或活检切片也可获阳性培养。肥达反应对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确诊要靠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