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室性心动过速

题目:男,18岁。剧烈活动时突发心悸1小时。可见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最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和室性融合波仍然是诊断室速最可靠的依据。室性心动过速:①连续3次以上快速的室性期前收缩,QRS波群畸形,时间≥0.12秒,频率规则或略不规则。②窦性P波与QRS无关,呈房室分离,P波频率较慢,埋于QRS波群内故不易发现。③有时见心室夺获和心室融合波。心室夺获的QRS波群形态接近正常,偶有1:1室房逆行传导,QRS波群后有P波,并兼有不同程度的室房传导阻滞。压迫颈动脉窦心率不变,常见于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等有器质性损伤心脏病患者,心电图可有室性心动过速特征性改变,可助鉴别。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QRS波群正常无增宽,且有P-T融合,而室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宽在畸形。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心包摩擦音
  • 心前区高调粗糙摩擦音

  • 解析:心包摩擦音是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的典型体征。因发炎而变得粗糙的壁层与脏层心包在心脏活动时相互摩擦产生的声音,呈抓刮样粗糙的高频声音;往往盖过心音且有较心音更贴近耳朵的感觉。

  • [单选题]女,48岁。月经不规则2年余,阴道不规则流血20天。查体:中度贫血貌,子宫略大,稍软,无压痛,宫旁未触及异常,为确定诊断,就首选的检查是
  • 盆腔B超

  • 解析:该患者可疑子宫内膜癌,B超检查可以了解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回声不均或宫腔内赘生物。有无肌层浸润及其程度等,其诊断符合率达80%以上。由于子宫内膜癌患者肥胖者甚多,因此经阴道超声比经腹部超声更具优势。由于B超检查方便及无创,因此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常规的检查,也是初步筛查的方法。

  • [单选题]女,27岁,平素月经不规律,婚后3年未孕。以下哪种检查最常用于评卵巢功能
  • B超

  • 解析:最常用的肯定也是最方便的,所以首选B超。在经期做B超可以更准确地反应卵巢的基础状态。B超可以观察子宫及卵巢的大小,如子宫正常,卵巢上存有一些小的窦卵泡,表明卵巢功能尚可,如卵巢上仅剩2颗以下的小卵泡,甚至没有,很可能表明卵巢功能已经明显下降。当发现子宫萎缩,卵巢也很小,在B超下几乎找不到时,卵巢功能极有可能已经衰竭。

  • [单选题]病人患胆管癌,术中术者用手指钝性剥离胆总管而撕破静脉,导致病人急性大出血,慌乱中术者用钳夹止血,造成静脉完全离断,虽经吻合术,病人终因急性肝功能衰竭而死亡,产生的后果属于
  • 医疗事故

  • 解析: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 [单选题](2001)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有
  • 5种

  • 解析: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乳酸脱氧酶一共有5种同工酶形式分别是LDH1、LDH2、LDH3、LDH4、LDH5,

  • [单选题]下列哪种肺炎一般不引起肺脓肿
  • 肺炎链球菌肺炎

  • 解析:肺炎链球菌的致病物质为荚膜,其毒力的大小与荚膜中的多糖结构及含量有关。但肺炎球菌不产生毒素,不引起原发性组织坏死或形成空洞。军团菌含多种外毒素与内毒素,可作用于肺间质和肺泡引起肺的化脓性病变。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为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肺部感染都可导致肺实变、组织坏死,易形成多发脓肿。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可各种毒素,引起肺部化脓性感染。

  • [单选题]一般不首选肠外营养治疗的是
  • 严重脓毒症患者

  • 解析:肠外营养的禁忌证有:①胃肠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或5天内可恢复胃肠功能者。②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不可逆昏迷病人。③需急诊手术、术前不可能实施营养支持者。④心血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

  • [单选题]心脏停搏早期诊断最佳指标是
  • 颈动脉和股动脉脉搏消失

  • 解析:当患者发生意识丧失时,应立即触诊大动脉有无搏动。突发意识丧失,伴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是心搏骤停的主要诊断标准。非医务人员触诊大动脉搏动有困难,可直接通过意识丧失、呼吸停止、面色苍白或青紫等作出心搏骤停的诊断。

  • [单选题]肺癌放疗禁忌证,下列哪项不正确
  • 肺门转移切除未彻底

  • 解析:肺癌放疗的禁忌症 1、大量胸腔积液未控者。 2、恶病质者。癌性空洞,肿瘤过大 3.高度肺气肿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计划生育(正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正高) 肾内科学(副高) 妇产科护理(副高) 儿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2)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内科) 儿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