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胃肠减压后内镜检查

题目:男性,35岁。反复上腹痛伴反酸15年,疼痛于空腹时加重,饭后缓解,近来疼痛加剧,服抗酸药等不能缓解。近7天来上腹痛伴呕吐,呕吐有酸臭味。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男性,50岁。中上腹饱胀不适3月。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为胃窦粘膜慢性炎症伴中度肠化生。该患者的预后判断,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 )
  • 萎缩性胃炎可发展为胃癌

    萎缩性胃炎不可能转变为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无论粘膜萎缩程度如何均应根治Hp

    慢性胃窦胃炎可发生糜烂

  • 解析:根据病理结果,考虑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故选:ABCD。

  • [多选题]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肝外表现有
  • 发热

    关节炎

    闭经

    多体毛

    皮肤紫纹

  • 解析:肝外表现可有持续发热伴急性,复发性,游走性大关节炎;女性患者通常有闭经;可有牙龈出血,鼻出血;满月面容,痤疮,多体毛,皮肤紫纹;还可有桥本甲状腺炎等甲状腺异常。故全选。

  • [多选题]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促胃肠动力药正确的是
  • 可有稀便、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

    常用药为西沙必利和多潘立酮

    均在餐前15~30分钟服用

    疗程2~8周

  • 解析:1.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促动力药物成分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和伊托必利等。2.临床多见腹泻、腹痛、肠鸣等消化道反应,减量或停药后消失。3.餐前15-30min口服,疗程2~8周。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肝气犯胃胃痛主症的是( )
  • 嗳腐吞酸


  • [多选题]表明胰血管活性肠肽瘤(VIPoma)为恶性的是
  • 出现局部和血管的侵袭

    肝多发性占位

  • 解析:位于胰腺的血管活性肠肽瘤中,80%系单发肿瘤,20%为多中心性肿瘤。75%分布在胰体、尾部,25%分布在胰头。有50%的胰源性VIPoma为恶性肿瘤,其中半数病人在作出诊断时已转移至肝脏或周围淋巴结中,也有的可转移至肺、胃或纵隔。大多数神经源性VIPoma为良性,恶性者仅占10%。胰岛细胞增生也是VIPoma综合征的原因之一,此时并无肿瘤存在。故BC正确。

  • [多选题]对于慢性胃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中度异型性增生是可逆性病变

    异型增生部位多检测不出幽门螺杆菌

  • 解析:1.萎缩性胃炎的肠化和轻中度不典型增生经适当治疗后可以改善,甚至逆转,但应定期作内镜检查随访。重度不典型增生为癌前病变,需预防性手术切除。A正确。2.Hp是引起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慢性胃炎Hp检出率54%,异型增生部位多检测不出幽门螺杆菌。故B正确。

  • [多选题]在肾小球滤液中几乎没有蛋白质,其原因是
  • 所有血浆蛋白分子均较大,不能通过滤过膜上的孔

    滤过膜上有带负电荷的酰基,可以排斥血浆蛋白

    肾小球内皮细胞可将滤过的蛋白质主动重吸收

    滤过膜中的内皮细胞层和基膜层有相同大小的网孔

  • 解析:1.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的大小可以用它所允许通过的物质分子量大小来衡量。血浆中小分子物质很容易通过滤过膜上各种大小孔道;但大分子物质,如分子量为69000的血浆白蛋白则很难通过,而且还存在涎蛋白的选择性阻挡作用,因而它在滤液中的浓度不超过血浆浓度的0.2%;分子量超过69000的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等根本不能通过滤过膜。此外,血浆中分子量为64000的血红蛋白,本可以滤过,但它是与珠蛋白结合成为复合物形式存在,因而也不能通过。2.正常情况下滤过膜通透性比较稳定,只有在病理情况下才发生改变而影响尿的成分。例如肾小球炎症或缺氧时,常伴有蛋白尿。过去认为这是滤过膜通透性增大所致。蛋白尿的出现是由于病变使滤过膜上带负电荷的涎蛋白减少或消失,对带负电荷白蛋白的同性电荷相斥作用减弱,使白蛋白易于滤过所致。3.肾小球的滤过是通过两种功能来实现的,一是肾小球的机械屏障功能,二是肾小球的电荷屏障功能。电荷屏障是指肾小球还有一种让带正电荷的物质通过的能力,以确保带负电荷的物质留在血液中。结合题干ABCD符合本题特点。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反治法的是( )
  • 寒者热之


  • [单选题]下列穴位中,治疗感冒、风疹首选( )
  • 身柱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职业病学(正高) 中药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疼痛学(副高) 传染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2)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辽宁初级药师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