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窝藏罪
题目:甲某身为铁路派出所民警,一日在执勤时遇到其友乙某,乙某告知甲某其因犯杀人罪正在被追捕。甲某给乙某1000元钱,将乙某送上火车逃往外地。追捕乙某的公安人员赶到时,甲菜上前搭讪,故意拖延追捕的时间,使乙某逃脱。甲某的行为构成( )。
解析:根据《刑法》第310条的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的,是窝藏罪。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前两种行为之一,其目的是帮助犯罪嫌疑人逃匿的,就构成本罪。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必须明知是犯罪的人仍为其提供帮助的才构成窝藏罪。本案中,甲某明知乙某杀人被追捕,而为其提供财物,并拖延追捕人员的时间.故意帮助乙某逃脱,其行为符合窝藏罪的构成要件。包庇罪是作假证明包庇犯罪人的行为,徇私枉法罪要求司法工作人员利用司法职务便利,私放在押人员罪要求帮助的对象是在押人员,本案中,甲某的行为不符合以上三种罪的要求,所以选择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哪些是红军在遵义会议后的军事行动?( )。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解析:强渡乌江是在遵义会议之前。
[单选题]在下列哪一种情形中,不会导致离婚时无过错方的损害赔偿请求?( )
某甲的丈夫在婚前隐瞒自己的精神病史
解析:《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依此,A、B、C项情形属于有权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
[多选题]下列属于法律意识的表现的有( )。
某大学讲师对依法治国理论进行的系统论述
某保护妇女权益组织认为“第三者”问题应由法律进行调整
某省参加高考的考生认为国家在高考录取工作中存在不公正的做法,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欲起诉有关部门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被告人管某从律师处得知刑事诉讼中“上诉不加刑”的原则后,决定上诉
解析: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知识、心理的总称,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特殊形式。A、B、C、D都是法律意识的表现。
[单选题]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是左撇子,发明家富兰克林和科学家牛顿是左撇子,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毕加索和贝多芬也都是左撇子。这表明,创造性研究是左撇子独特的天然禀赋。以下哪项陈述是上述论证所依赖的假设?
左撇子突出的创新研究能力并不是由教育和环境等后天因素决定的
解析:前提型题目。题干通过举例得出“创造性研究是左撇子独特的天然禀赋”的结论。要使该论证成立,就要指出没有别的因素影响结论,B项是必须假设的,否则,如果左撇子突出的创新研究能力是由教育和环境等后天因素决定的,题干结论就不能推出。A、C、D三项都与创造性无关,不是题干论证所必须的假设。故答案选B。
[单选题]“一国两制”构想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 )。
香港回归祖国
解析: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并在香港回归问题上最先得到实践,故选A.
[单选题]有人说看电视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可是对一所学校的调查发现,该校看电视时间较长的学生比看电视时间较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好。由此看来,看电视不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推论?
该学校小学生的父母只有在孩子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才允许他们看电视
解析:削弱型题目。题干由“看电视时间较长的学生比看电视时间较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好”推出“看电视不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的结论。D项指出只有孩子取得好成绩时才可看电视.即说明题干论证是“因果倒置”,有力地削弱了题干论断。A项削弱程度不如D项,B、C两项加强了该推论。故答案选D。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有关我国宪法规定的特定主体受庇护权的说法错误的有( )。
享有受庇护权的主体只能是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给予特定主体受庇护的权利必须遵循对等原则
出于政治原因,包括刑事犯罪
取得受庇护权的特定主体在取得受庇护权后,相应取得我国国籍
解析:ABCD庇护权是指一国公民因为政治原因请求另一国准予其进入该国居留,或者已经进入该国而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经该国政府批准而享受的受庇护的权利。我国规定的庇护权的内容包括:(1)庇护权只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不包括无国籍人。故A项错误。(2)外国人向我国政府提出避难要求,必须是由于政治原因,不包括一般刑事犯罪。注意:不是不包括“刑事犯罪”,而是不包括“一般刑事犯罪”,这里要注意措辞。故C项表述错误。(3)我国政府对提出的庇护要求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4)被给予庇护权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者驱逐,对他们在中国境内的居住、迁移和行动方面的管理。原则上按照一般外国侨民的待遇对待,但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按照政治避难人的身份地位给予区别对待。另外,是否享有受庇护的权利与对等原则没有任何关系。故B项表述错误。既然享有受庇护权利的主体只能是外国人,与国籍无关。故D项表述错误。
[单选题]让·雅克·卢梭(1712--1778)是在启蒙运动后期涌现出的伟大思想家。他构思20年,写作3年,完成了教育巨著《爱弥尔》,提出了较为系统的自然教育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宗教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就义。卢梭很重视体育,在《爱弥尔》中,从婴儿出生到成人各个年龄阶段的教育中都有身体教育的内容。对这段文字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卢梭发展了自然教育理论
解析:从“提出较为系统的自然教育理论”、“否定了封建宗教教育,在世界教育史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等均可以看出卢梭发展了自然教育理论。本题选D。
[多选题]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物权法定
一物一权
物权公示、公信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权法基本原则的内容。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调整物权关系所适用的原则。关于物权法基本原则的内容,理论认识不一。有的主张只有一项原则,即物权法定原则;还有的认为除了物权法定原则外,还包括一物一权和物权公示、公信原则。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BD三项。而C项物权行为的独立性和无因性不是物权法的基本原则,而是物权变动模式。物权行为的独立性是指独立于债权行为而存在;无因性是指物权变动不以债权行为作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