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导致颅内感染
题目: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时禁用热疗的原因是( )
解析:面部危险三角区血管丰富且和颅内海绵窦相通,热疗可使该处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多,导致细菌及毒素进入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扩散,造成颅内感染。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病人,女,53岁,因股骨骨折行骨牵引已4周,护士为其床上洗发过程中,病人突然感到心慌、气急、面色苍白、出冷汗,护士应立即( )。
停止操作,让病人平卧
解析:此时应立即停止操作。
[单选题]杜加征是以下哪种损伤时的特殊表现( )
肩关节脱位
解析:杜加征(Dugassign)又称搭肩试验:患者坐位或站立位,肘关节取屈曲位,将手搭于对侧肩部,且肘部能贴近胸壁为正常,如果能搭于对侧肩部,但肘部不能贴近胸壁,或肘部能贴近胸壁,但手不能搭于对侧肩部,均为阳性,提示可能有肩关节脱位。
[单选题]输液速度过快导致急性肺水肿的特殊症状是( )。
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咳粉红色泡沫痰
[单选题]为成人实施心脏按压,应使胸骨下陷( )
5~6cm
解析:心脏按压方法为:病人仰卧于硬板床或地面,术者紧靠病人胸部一侧,以示指和中指横放在胸骨下切迹上方,以另一手的掌根部紧贴示指上方,术者双肘关节伸直,自肩背部垂直向掌根加压,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cm,5~13岁者3cm,婴、幼儿2cm
[单选题]体温每升高1℃,成人心率平均每分钟约增加( )。
18次
解析:常规讲体温升高,心跳次数就会增加;体温每上升1摄氏度心跳次数具体增加多少不是恒定的,因人、因病情而定了。 大多数人体温每升高1℃,心率增加约18次/min
[单选题]一般病室温度保持在( )较为适宜。
18℃~22℃
解析:病室温度一般保持在18℃~22℃为宜。新生儿及老年患者的病室温度保持在22℃~24℃为宜。病室湿度一般保持在50%~60%为宜。
[单选题]患儿,1岁,因婴儿腹泻脱水入院。经补液脱水基本纠正,但患儿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心音低钝、腹胀、腱反射减弱。应考虑为( )
低钾血症
解析: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心音低钝、腹胀、腱反射减弱为低钾血症的临床表现。故选D。
[单选题]纽曼认为护理干预是通过( )
三级预防完成的
解析:纽曼的保健系统模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模式,认为个体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护理的目的是通过护理干预来维持和恢复机体系统的平衡。纽曼认为护理干预是通过三级预防来完成的。故选C。
[单选题]维持呼吸衰竭患者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为( )
清除积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