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新鲜冰冻血浆

题目:回收式自体输血时,补充不稳定凝血因子宜选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HS)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多数患者应补充叶酸,溶血严重者应给予输血


  • [单选题]心搏出量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跨膜离子流动的种类


  • [单选题]采血混匀秤质量控制,检查频率和质量标准分别是
  • 每台1次/月,混合频率15~20次/分,称重为实际重量(g)±1%

  • 解析:采血混匀秤质量控制:(1)检查频率:质控部门每月对每台采血混匀秤的混合频率及称重准确性检查1次。(2)质量标准:采血混匀秤的混合频率应为15~20次/分钟,称重标准应为实际重量(g)±1%。(3)混合频率检查:启动采血混匀秤使晃盘晃动,用秒表观察晃盘1分钟内晃动次数。(4)称重准确性检查:启动采血混匀秤,在晃盘上放置经当地计量部门标定合格的标准砝码,观察采血秤数字显示屏上显示代表重量(g)的数值。检查范围为采血常用称重范围。

  • [单选题]引起血块回缩的因素是
  • 血小板收缩蛋白


  • [单选题]采血静脉穿刺时正确的是
  • 用0.2%安尔碘消毒穿刺部位


  • [单选题]感染过程中最易识别的是
  • 显性感染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传染病感染过程的表现形式的认识。健康携带者和慢性携带者均为病原携带状态,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不易被识别;潜伏性感染是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楚,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隐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故不易被识别;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因而在感染过程中最易识别。

  • [单选题]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是
  • FⅨ


  • [单选题]构成医患之间信任关系的根本前提是
  • 病人求医行为已含对医师的信任


  • 推荐下载科目: 整形外科(正高) 输血技术(正高) 健康教育主治医师(代码:365)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9)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心理治疗(师)(代码:216)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眼科)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公卫执业医师 中药学(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