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潜隐感染结核患者

题目:不会传播结核病的患者是

解析:1~2题为理解判断题。1题:处于潜隐感染的感染者没有结核病的临床表现,也不会传播结核病,其体内的结核分枝杆菌常处于休眠静止状态,所以1题正确答案为C。2题:传染源即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是病例发现的主要对象。A为2题正确答案。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出生后前十年生长发育迅速,12岁达到高峰,而后逐渐萎缩的系统是
  • 淋巴系统

  • 解析:淋巴系统型包括胸腺、淋巴结、间质性淋巴组织等在出生后第一个10年其生长非常迅速,12岁左右达到成人的200%。在第二个10年期间,随着其他系统的逐步成熟及免疫系统的完善,淋巴系统即逐渐萎缩,到老年期则更加衰退。

  • [单选题]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水俣病

  • 解析: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是由于地球表面的某种化学元素含量过多或缺乏而影响到该地区人群对化学元素的摄入量,从而产生的疾病。克山病的发生与环境中硒水平过低有密切的关系;氟斑牙是由于一定地区的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的居民通过饮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而引起的;黑脚病是由于长期自环境介质中摄入过量的砷而引起的地方性砷中毒的症状之一;克汀病是由于在胚胎发育期和婴儿期严重缺碘所致;水俣病是由于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受甲基汞污染的鱼贝类而引起的慢性甲基汞中毒,不是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 [单选题]某鞋厂聘用外地数十名工人从事胶鞋生产。因长期接触制鞋用的化工原料,工人普遍有头痛、头晕、恶心、皮疹等多种身体不适。其中有两人病情严重,生活不能自理。工人们认为这两人是患了职业病。但厂方认为这两人系对化工原料过敏,不是职业病。要确定这两人是否患有职业病,应当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
  • 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因果关系


  • [单选题]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组原因未明的脑炎,散发于全国各地区,受累人数超过2万,1976年被命名为"散发性脑炎"。病前相关事件暴露率:服咪唑类驱虫药47.2%,病毒感染22.8%,毒物接触5.7%,精神刺激4.9%。针对该初步分析结果,正确的说法是
  • 提示服咪唑类驱虫药可能是"散发性脑炎"的病因,但还需要分析性研究加以验证


  • [单选题]不良反应最小,可进入脑脊液的咪唑类抗真菌药是
  • 氟康唑


  • [单选题]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 人群


  • 推荐下载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职业卫生(正高) 变态反应(正高) 内分泌学(副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妇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