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题目:CD13阳性见于

解析:白血病细胞表面标志有助于临床鉴别不同类型的急性白血病。属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表面的标志是CD13/CD33等,所以CD13阳性见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肾性与中枢性尿崩症的鉴别方法是
  • 垂体加压素试验

  • 解析:垂体加压素试验用于鉴别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限水试验阳性者做此试验。两试验可连续进行。结束限水试验时,皮下注射垂体后叶加压素2.5~5U,以后每小时测尿比重、尿量及血压。尿比重>1.016为垂体性尿崩症。

  • [单选题]5岁男孩,突起高热、畏寒3天,伴左膝关节肿痛就诊。查体:左侧膝关节红肿、压痛,活动时疼痛剧烈,浮髌试验(+)。下列处理欠佳的是
  • 立即切开引流

  • 解析:男孩关节红肿、积液,不能除外急性风湿热。如果是风湿热,应用抗生素是首选,不能手术治疗。即使是局部感染,也不应立即切开引流。

  • [单选题]某人由平卧位突然站立,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每搏输出量、动脉血压降低,该人搏出量减少是由于下列哪项所致
  • 异长调节

  • 解析: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多少是由静脉回心血量的多少来决定的。在一定范围内回心血量愈多,心脏在舒张期充盈就愈大,心肌受牵拉也愈大(即前负荷增加),心室的收缩力量也愈强,搏出量也愈大,称为异长调节。人由平卧位突然起立,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舒末期容量减少,初长度即前负荷减小,所以在心脏自身的异长调节机制作用下,搏出量减少。

  • [单选题]男性,30岁。低热,乏力,咳嗽,痰中偶带血丝1年。胸片显示,双肺片状阴影,轮廓模糊。进一步的检查是
  • 结核菌素试验

  • 解析:高度怀疑肺结核,结核菌素试验有助于明确诊断。

  • [单选题]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
  • 自身储血

  • 解析:为保障公民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国家提倡并指导择期手术的患者自身储血,动员家庭、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为保证应急用血,医疗机构可以临时采集血液,但应当依照本法规定,确保采血、用血安全。故选D。

  • [单选题]女,55岁。骨折术后卧床3天,突发呼吸困难。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控制良好。查体:BP120/80mmHg,下列体征对鉴别诊断肺栓塞和左心衰竭最有意义的是
  • 颈静脉怒张

  • 解析:本题难点有二:左心衰以肺淤血和左室排血量降低为主要表现;肺栓塞以肺动脉高压、右心衰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出现左室排血量降低,导致休克。1)两种疾病相同点:二者均可引起肺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发绀、呼吸频率加快;由于低氧血症,二者均可出现反射性心率加快。2)不同点:肺栓塞可出现右心衰,表现为体循环淤血。左心衰无体循环淤血表现。从上面知识点可以看出,BCD是肺栓塞和左心衰竭共同表现,颈静脉怒张是右心衰特异性体征。双下肢水肿可见于右心衰,但较颈静脉怒张特异性差,在肺栓塞中有特异性表现的是单侧下肢水肿。

  • [单选题]男,45岁,间断咳嗽2年,每年均于秋季出现,干咳为主,夜间明显,伴憋气,常常影响睡眠,白天症状常不明显,使用多种药物抗感染治疗无效,持续1~2个月后症状可自行消失,本次入秋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通气功能正常。为明确诊断,宜采取的进一步检查措施是
  • 支气管激发试验

  • 解析:本例为支气管哮喘,D最合适。

  • [单选题]新生儿神经系统反射,下列不正确的是
  • 腹壁反射稳定

  • 解析:在新生儿期,年长儿的一些病理性神经反射如克氏征、巴氏征均可呈阳性反应,而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则不稳定,偶可出现踝阵挛。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耳鼻咽喉科(正高) 风湿病(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正高) 神经外科学(副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口腔医学技术(士)(代码:103)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康复科) MRI医师 核医学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