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普通肝素

题目:肺血栓栓塞症抗凝治疗常用药物有

解析: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UK)、链激酶(SK)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方案与剂量:①尿激酶:负荷量4400IU/kg,静注10分钟,随后以2200IU/(Kg.h)持续静滴12小时;另可考虑2小时溶栓方案:按20000IU/kg剂量,持续静滴2小时。②链激酶:负荷量250000IU,静注30分钟,随后以100000IU/h持续静滴24小时。链激酶具有抗原性,故用药前需肌注苯海拉明或地塞米松,以防止过敏反应。链激酶6个月内不宜再次使用。③rt-PA:国内研究结果提示rt-PA50mg持续静脉滴注2小时已经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将rt-PA增加到100mg并未能提高溶栓治疗有效率,因此推荐rt-PA50mg持续静注2小时为国人标准治疗方案。使用尿激酶、链激酶溶栓时无须同时使用肝素治疗;但以rt-PA溶栓,当rt-PA注射结束后,应继续使用肝素。用尿激酶或链激酶溶栓治疗后,应每2~4小时测定一次凝血酶原时间(PT)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当其水平降至正常值的2倍时,即应启动规范的肝素治疗。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48岁女性,近日自觉背部沿肋间皮肤灼痛,进而出现红疹、疱疹、串连成带状。幼儿时患过水痘。最可能的印象诊断是
  • 带状疱疹

  • 解析:1.根据题干,病人背部沿肋间皮肤灼痛,出现红疹、疱疹、串连成带状,最可能的诊断是带状疱疹。2.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有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以及面、颈、胸皮肤潮红;随后有出血现象及肾功能受损,排尿量少,甚至休克。3.流行性斑疹伤寒:急性起病,持续高热,特殊皮疹及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4. 风疹:低热、全身皮疹为特征,常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5. 输血后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烧、喉咙痛(有时严重)、食欲丧失、疲倦、淋巴腺肿大,通常位于颈部、腋下或鼠蹊部、脾脏肿大、肝脏肿大、黄疸,黄皮肤黄眼睛(有时)、头痛、普遍性全身疼痛。故答案选择B。

  • [单选题]使用过量氯丙嗪的精神病患者,若同时使用肾上腺素,主要表现的反应特点是
  • 血压降低

  • 解析:此题属基本理论题,考核"氯丙嗪和肾上腺素的作用"。氯丙嗪的抗精神病作用与阻断脑内中脑-皮层通路和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相关。此外,还阻断外周血管α受体和M胆碱受体。由于阻断外周α受体,可使血压下降,氯丙嗪过量更易引起低血压。拟肾上腺素药的肾上腺素可激动α受体和β受体,引起皮肤黏膜及内脏血管收缩,增加外周阻力,血压升高的效应可被氯丙嗪阻断,而对血管舒张相关的β受体不受影响,从而使肾上腺素的升压反应翻转为降压反应。选择"降压反应"正确答案考生仅占21.8%,而选择"升压反应"和"血压不变"考生分别占36.1%和22%。其原因是对两药作用没有细致分析比较,单纯考虑肾上腺素是升压药的概念,得出血压升高,或因氯丙嗪可出现降压与肾上腺素升压互相拮抗,得出血压不变等错误答案。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技术(正高) 中医儿科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中医护理(副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1)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临床医师定期考核 核医学医师 乡镇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