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的穴位是
  • 正确答案 :C
  • 阳陵泉

  • 解析:阳陵泉 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 定位 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 ①黄疸、胁痛、口苦、呕吐、吞酸等肝胆犯胃病证;②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等下肢、膝关节疾患;③小儿惊风。 操作 直刺1~1.5寸。

  • [单选题]下列疾病,出现墨菲征(Murphy'ssign)阳性的是
  • 正确答案 :D
  • 急性胆囊炎


  • [单选题]可预期的应激源,尤其是在短期内发生的强烈应激源对机体的影响是
  • 正确答案 :B
  • 较小


  • [单选题]不符合转移性胸膜肿瘤的临床X线表现是
  • 正确答案 :E
  • 广泛不规则或波浪状胸膜增厚,呈浸润生长,常伴有局部肋骨破坏

  • 解析:胸膜病变   (1)胸腔积液:   (2)气胸及液气胸:   (3)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胸膜肥厚、粘连、钙化:肋膈角变钝或消失,沿胸壁可见密度增高或条状阴影。 二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X线及CT表现   1.慢性支气管炎   2.支气管扩张症   3.大叶性肺炎   4.支气管肺炎(小叶性肺炎〉   5.间质性肺炎   6.肺脓肿   7.肺结核   8.肺肿瘤   1.慢性支气管炎   典型表现:两肺纹理,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伸展至肺野外带。

  • [单选题]手阳明大肠经的输穴是
  • 正确答案 :B
  • 三间

  • 解析:三间 输穴 定位 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第2掌指关节后凹陷处。 主治 ①齿痛、咽喉肿痛等五官疾患;②腹胀、肠鸣等肠腑病证;③嗜睡。 操作 直刺0.3~0.5寸。

  • [单选题]针灸治疗麦粒肿,除局部穴外,还应选取
  • 正确答案 :A
  • 足三阳经穴

  • 解析:麦粒肿 【病因病机】 本病每因脾胃蕴热,或心火上炎,又复外感风热,积热与外风相搏,气血瘀阻,火热结聚,以致眼睑红肿,腐熟化为脓液。 【辨证】 主症 病起始则睑缘局限性红肿硬结,疼痛和触痛,继则红肿渐形扩大;数日后硬结顶端出现黄色脓点,破溃后脓自流出。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疏风清热,解毒散结。以局部穴及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太阳 鱼腰 风池 配穴 脾胃蕴热加承泣、曲池、三阴交、内庭;外感风热加攒竹、丝竹空、合谷、行间。 操作 毫针泻法。太阳穴点刺出血。 2.其他治疗 (1)挑刺法 在两肩胛间,第1~7胸椎两侧,探寻淡红色疹点;用三棱针点刺,挤出少量血液,可反复挤3~5次。 (2)耳针法 选眼、肝、脾。毫针刺,留针20分钟,间歇运针。

  • [单选题]麦粒肿证属脾胃湿热者,宜配伍的腧穴是( )
  • 正确答案 :B
  • 内庭、阴陵泉


  • [单选题]川楝子、槟榔皆具有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A
  • 杀虫行气

  • 解析:槟榔   功效: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2012   应用:   肠道寄生虫病。   食积气滞,泻痢后重。善行胃肠之气,消积导滞,兼能缓泻通便。   水肿,脚气肿痛。既能利水,又能行气,气行则助水运。

  • [单选题]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的是
  • 正确答案 :A
  • 精气


  • [单选题]留罐法的留置时间是
  • 正确答案 :C
  • 5~15分钟

  • 解析:留罐法:又称坐罐法,为最常见的吸拔形式。是指将罐吸附在体表后,使罐子吸拔留置于施术部位5~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留罐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 [单选题]血中Hb含量低于多少时,即使重度缺氧,亦难发现发绀
  • 正确答案 :B
  • <60g/L

  • 解析:<60g/L,发绀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1.中心性发绀   2.周围性发绀   3.混合性发绀   1.中心性发绀

  • [单选题]既能用于小便不利、水肿,又能用于脾虚证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D
  • 茯苓

  • 解析:茯苓   性能:甘、淡,平、归心、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1.水肿。   2.痰饮。   3.脾虚泄泻。   4.心悸,失眠。2013

  • [单选题]耳穴的分布规律,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C
  • 与头面五官相应的穴位在耳屏

  • 解析:与头面五官相应的穴位在耳垂。

  • [单选题]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的穴位是( )
  • 正确答案 :A
  • 风府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
  • 正确答案 :C
  • 宣法、通法

  • 解析:常用治法 程氏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发散而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等而有表证者。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证。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通泻大便的方法,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排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证。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其中,和解之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证属半表半里者;调和之法适用于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此外,尚有和营卫、和胃气等,亦属和法范畴。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方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等。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脏腑之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各种虚证。

  • [单选题]升药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C
  • 拔毒去腐

  • 解析: 升药   功效:拔毒,去腐。   应用:痈疽溃后,脓出不畅,腐肉不去,新肉难生;湿疮、黄水疮、顽癣及梅毒等。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本品只供外用,不能内服。且不用纯品,而多配煅石膏外用。用时,研极细粉末,干掺和调敷,或以药捻沾药粉使用。   使用注意:本品有大毒,外用不可过量或持续使用。外疡腐肉已去或脓水已尽者不宜用。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结核病(正高) 放射卫生(正高)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40) 中医眼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35) 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1)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内科)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颌面外科)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