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O抗原有两相,第一相为特异性抗原;第二相为共同抗原

题目:男性,41岁,因发热、不适就诊,肥达反应结果为O抗体效价增高,而H抗体效价未增高,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资料初步诊断为肠热症。

解析:1.标本采集根据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标本进行分离与培养。肠热症的第1、2周采血液,第2、3周采粪便与尿液。整个病程中骨髓分离细菌阳性率较高。 2.沙门菌H抗原有两相,第一相为特异性抗原,用a、b、c……表示;第二相为共同抗原,用1、2、3……表示。 3.导致肠热症的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只有侵袭力、内毒素,没有肠毒素。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关于机会致病菌引起医院感染率上升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缺乏理想疫苗

  • 解析:婴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者及由各种原发疾病引起机体免疫力低下;接受各种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等治疗;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接受各种手术及诊疗措施而采取的侵入性操作使天然屏障遭到损害和破坏,使病人易感。

  • [单选题]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
  • 骨髓

  • 解析:骨髓是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为髓样祖细胞和淋巴样祖细胞。淋巴样祖细胞一部分在骨髓内继续发育为成熟B淋巴细胞。

  • [单选题]胞内异常不可能出现于红细胞的是
  • Russel小体

  • 解析:红细胞胞内容物的异常主要有Cabot环、Howell-Jolly小体、嗜碱性点彩、变性珠蛋白小体。浆细胞可见Russel小体。

  • [单选题]血小板减低,MPV增高,提示
  • 骨髓正常,但外周血血小板破坏过多

  • 解析:MPV增高可能的原因是血小板的制造比较活跃,但由于血小板数量减低,可能的原因是血小板破坏过多造成。

  • [单选题]关于阴离子间隙,描述错误的是
  • 判断代谢性碱中毒病因

  • 解析:临床AG升高多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的全过程,是判断代谢性酸中毒病因的指标,并可作为诊疗的参考。

  • [单选题]骨髓“干抽”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多毛细胞白血病(HCL)

  • 解析:多毛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显示:有48%~60%的病历骨髓穿刺呈“干抽”,此处与其他浸润骨的恶性细胞不同,也是诊断特点之一。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核医学技术(正高) 内分泌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小儿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2)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西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MRI医师 助产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