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胸腺
题目: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是
解析: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人或其他哺乳类动物的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所有免疫细胞和造血细胞都由骨髓分化而来,而T细胞前体细胞随血流进入胸腺,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因此选B。而骨髓是B细胞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因此排除C。A、D是外周免疫器官,是T、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诱导免疫应答的场所。E不是免疫器官。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中和抗体抗病毒的机制是
阻止病毒吸附和穿入
解析:中和抗体在病毒免疫中起主要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改变病毒表面的构型,阻止病毒吸附于易感细胞,使病毒不能穿入易感细胞内进行增殖。
[单选题]ELISA板包被后,最常用的封闭物质是
牛血清白蛋白
解析:将抗原或抗体固相化的过程称为包被。由于载体的不同,包被的方法也不同。如以聚苯乙烯ELISA板为载体,通常将抗原或抗体溶于缓冲液(最常用的为pH9.6的碳酸缓冲液)中,加于ELISA板孔中在4℃过夜,经清洗后即可应用。如果包被液中的蛋白质浓度过低,固相载体表面有能被此蛋白质完全覆盖,其后加入的血清标本和酶结合物中的蛋白质也会部分地吸附于固相载体表面,最后产生非特异性显色而导致本底偏高。在这种情况下,如在包被后再用1%~5%牛血清白蛋白包被一次,可以消除这种干扰。这一过程称为封闭。包被好的ELISA板在低温可放置一段时间而不失去其免疫活性。考点:免疫吸附剂
[单选题]频数分布的两个重要特征是
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单选题]良性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常出现
血液中M蛋白
[单选题]患者男性,年龄63岁,有乏力,虚弱,体重减轻症状,体格检查可发现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紫癜及黏膜出血,实验室检查时发现血清呈胶胨状难以分离,电泳时血清无法泳动,以下哪项检查具有诊断价值
免疫球蛋白IgM
解析: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液黏稠度高的特点,可初步判断患者为巨球蛋白血症,通常可检出高水平的I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