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E

抗体夹心法 双位点一步法 间接法测抗体 捕获法

题目:以下各种ELISA技术中,待测孔(管)最后显示的颜色深浅与标本中的待测抗原或抗体呈正相关的是 (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Ⅳ型糖原累积症的生化特征主要是缺少
  • 分枝酶

  • 解析:糖原累积病的每种形式都是由于糖原代谢的一个特异性酶缺陷,而使糖原储存在肝脏或骨骼肌,最常见的I型糖原累积症就是由于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Ⅳ型糖原累积症是由于分枝酶缺乏。

  • [单选题]目前临床治疗药物监测最常采用的方法为
  • FPIA

  • 解析: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oassay,FPIA)是一种定量免疫分析技术,其基本原理是荧光物质经单一平面的蓝偏振光(485nm)照射后,吸收光能跃入激发态,随后回复至基态,并发出单一平面的偏振荧光(525nm)。偏振荧光的强弱程度与荧光分子的大小呈正相关,与其受激发时转动的速度呈反相关。FPIA最适宜检测小至中等分子物质,常用于药物、激素的测定。

  • [单选题]E玫瑰花环形成实验的原理是因为SRBC可与
  • 人外周血表达CD2的T细胞非特异性结合

  • 解析:T细胞表面有绵羊红细胞受体CD2可与绵羊红细胞结合形成玫瑰花环。

  • [单选题]患儿,5岁。有结核病人接触史,欲作OT试验,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 粟粒结核OT试验可呈阴性


  • [单选题]外斐试验最常采用的方法是
  • 试管凝集法

  • 解析:试管凝集反应是用定量抗原悬液与一系列递度倍比稀释的待检血清混合,保温静置后,根据每管内颗粒凝集的程度,以判断待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可以用来协助临床诊断或流行病病原调查研究。例如Widal反应、Well-Felix反应、输血时也常用于受体和供体两者间的交叉配血试验。

  • [单选题]Rh血型抗体可产生于
  • Rh异型输血

  • 解析:①抗Rh抗体主要通过输血或妊娠免疫而产生,临床上可见于Rh异型输血的患者或Rh阴性的母亲妊娠Rh阳性的胎儿。②Rh异型输血抗体产生机制:当大量的Rh阳性(D抗原阳性)细胞进入Rh阴性者体内后,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2~5个月),如经再次免疫,3周内抗体浓度可达高峰。受血者血浆中含有Rh抗体时,当再与含相应抗原相遇,将引起严重输血反应或新生儿溶血病(常表现为第2胎溶血)。

  • [单选题]不符合血友病A检查结果的是
  •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


  • [单选题]形成膜攻击复合体的最后一个分子是
  • C9

  • 解析:C9是形成膜攻击复合体(MAC)的最后一个分子,为一单链糖蛋白,分子量79kDa。C9具有自发聚合的作用,但聚合很慢,在37℃下需3天才能完成,而在C5b-8的催化下,10min内即可完成。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心电学技术(正高) 中医妇科学(副高) 职业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14) 肿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2)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营养(士)(代码:108)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全科)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内科) 执业兽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