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伪证罪

题目:下列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的有( )。

解析:解析:B、C、D项都是一般主体,报复陷害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伪证罪的犯罪主体是刑事诉讼中的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故A为正确选项。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法人成立的条件是( )。
  • 有上级主管部门的投资

  • 解析:解析:《民法通则》第37条规定,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据此选D。

  • [单选题]根据担保法规定,下列财产中,不得抵押的是( )。
  • 学校的教学楼

  •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担保法规定,不得抵押的财产有:(1)土地所有权;(2)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3)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6)依法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故答案为C。

  • [单选题]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从( )时起计算。
  • 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

  • 解析:解析:依《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 [单选题]首次将具律改为刑名律并至于律首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 《曹魏律》

  •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曹魏律》(又称为《魏律》、《新律》)。《曹魏律》是三国时期曹叡太和年间(公元227年一233年)颁布的封建成文法典,该部法典在继承汉律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表现为:第一,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律”,置于律首,从而改变了《法经》中《具律》在尾,《汉律》中《具律》既不在首,也不在尾的编纂弊端,从而完善了刑法总则,这在法典编纂体例上也是一大进步。第二,将“八议”制度正式列入法典,使得礼律进一步融合。第三,改革刑罚,使刑罚制度进一步规范化。《曹魏律》减轻了某些罪的处罚,为旧五刑向新五刑的过渡创造了条件。第四,进一步凋整了法典的内容和结构。综上分析,A项是正确答案。注意:不要把《魏律》、《北魏律》混为一谈。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初中 成考 自考公共课 公共管理硕士 考博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