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题目: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以下关于“关爱学生”不正确的论述是( )。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对关爱学生的要求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书育人中的要求。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 教育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

    是具有历史继承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有跟社会发展进程不相适应的一面


  • [单选题]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教学有( )。
  • 直接的影响

  • 解析: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直接影响。故D项正确。

  • [单选题]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以下不是教学反思的是( )。
  • 教案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课外教育特征的是( )
  • 随意性


  • [单选题]2-6岁的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迅速增加,词性的先后顺序通常是()
  • 名称,动词,形容词


  • [单选题]小明被老师的新发型所吸引而不能集中精力注意听课,这属于( )。
  • 注意的分散

  • 解析: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分散。小明的注意力从课堂听讲转移到老师的新发型上。符合注意的分散定义。正确答案为C项。

  • [单选题]百米竞赛的预备信号与起跑信号间隔2秒比较合适.相隔太长时间才发起起跑信号会影响运动员成绩,原因是( )。
  • 注意的起伏


  • [单选题]《论语》中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 )。
  • 启发性原则

  •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诱导的时机。

  • [单选题]2008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为23.3%。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观点,我国高等教育处于()。
  • 大众化阶段

  • 解析:根据马丁?特罗的理论,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低于15%的属于精英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大于15%小于50%为大众化阶段,毛入学率大于50%的为普及化阶段。

  • 推荐下载科目: 国考公务员 警察招考 村官 公选 事业单位 选调生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环保局考试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