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前者采用颗粒性抗原,后者是将可溶性抗原吸附于载体颗粒上

题目:直接凝集反应与间接凝集反应的根本区别是

解析:细菌、螺旋体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在适当的电解质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出现凝集,称直接凝集反应。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适当大小的颗粒载体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适宜电解质存在的条件下,出现特异性凝集现象,称间接凝集反应。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缺铁性贫血可出现
  • 反甲

    骨髓铁染色阴性


  • [单选题]有关七叶苷水解试验叙述错误的是
  • D群链球菌此试验为阴性

  • 解析:有的细菌可将七叶苷分解成葡萄糖和七叶素,七叶素与培养基中枸橼酸铁的二价铁离子反应,生成黑色的化合物,使培养基呈黑色。主要用于D群链球菌(即肠球菌属)与其他链球菌的鉴别,前者阳性,后者阴性。也可用于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的鉴别。

  • [单选题]下列哪项可导致血清总蛋白增高
  • 脱水

  • 解析:急性失水时,血清总蛋白浓度可明显升高。

  • [单选题]在2015年CLSI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纸片法药敏试验,下列哪些抗菌药物有折点
  • 头孢他啶、米诺环素和复方磺胺

  • 解析:在2015年CLSI中,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仅头孢他啶、米诺环素和复方磺胺有纸片法药敏折点。

  • [单选题]男性,30岁,诊断为慢性骨髓炎半年左右发现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8.95μmol/L(50μg/dl),总铁结合力41.14μmol/L(230μg/dl);骨髓铁染色,外铁(+++),铁粒幼细胞减少。其贫血诊断为
  • 慢性感染性贫血

  • 解析:此患者虽然存在小细胞低色素性的血常规表现和血清铁减低的情况,但总铁结合力不高,骨髓铁染色,外铁(+++),不支持缺铁性贫血,患者慢性骨髓炎半年可考虑慢性感染性贫血。

  • [单选题]放线菌的感染特点是
  • 病灶常有瘘管形成,排出硫磺样颗粒

  • 解析:放线菌大多寄生于人体开放性腔道中,属正常菌群。在机体抵抗力弱、口腔卫生不良、拔牙或外伤时引起内源性感染,导致软组织的化脓性炎症。若无激发感染大多呈慢性无痛性过程,并伴有多发瘘管形成,排出硫磺样颗粒。

  • [单选题]与试带法检测白细胞的原理有关的酶是
  • 粒细胞酯酶

  • 解析:粒细胞胞质含有特异性酯酶,使试带吲哚酚酯产生吲哚酚,后者与重氮盐形成紫红色缩合物,呈色深浅与中性粒细胞的多少成正比。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血液病(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正高) 卫生管理(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化学技术(副高)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住院医师规培(整形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病理科) 乳腺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