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既可受理一审涉外案件,也可受理一审非涉外案件  审理案件组成合议庭时,均不可邀请陪审员参加  审理案件均须以开庭审理的方式进行  对案件所作出的判决均为生效判决 

题目:根据《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关于中级法院,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解析:

A

  选项A正确。《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一)重大涉外案件;(二)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三)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据此可知,中院既可受理一审涉外案件,也可以受理一审非涉外案件。

  选项B错误。《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据此可知,中院在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时,合议庭由审判员、陪审员共同组成或者由审判员组成。

  选项C错误。《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经过阅卷和调查,询问当事人,在事实核对清楚后,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径行判决、裁定。若中级法院审理的案件是一审案件则只有上述几类案件应当不公开或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不公开;若中级法院审理的案件是二审案件,则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在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情况下,也可以径行判决、裁定。

  选项D错误。《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中院并非仅审理上诉案件,也可以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其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时所作出的判决不是生效判决,是可以上诉的。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甲17岁时抢劫他人财物,3年后案发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同时被立案侦查的还有甲的朋友乙。经查,乙并未参与抢劫,因而乙的案件部分被撤销。关于此案的辩护,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甲未委托辩护人时,可以不给其指定辩护人

    可以准许甲委托乙作为他的辩护人

    可以准许甲委托他的正在该法院任人民陪审员的姐姐作为辩护人


  • [单选题]有种观点认为,在法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纸上的法”必须要以“活法”为基础,否则“纸上的法”将失去生命力。对于这种说法,下列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 法律要以社会为母体,以社会客观规律为基础 纸面上的法律终究要以社会生活中活的法律为基础 立法不能脱离社会实践,不能凭空想象和主观臆断 活法是指统治者的意志,立法要体现统治者的意志

  • 解析:【考点】本题考点是法律与社会的关系。 【解析】对于法律而言,必须要以社会为基础,法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质决定法律性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最终决定着法律的本质。社会是法的基础。法律不是永恒不变的东西,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制定、认可法律的国家以社会为基础,国家权力以社会力量为基础。在这里,“纸上的法”指称的就是法律的文本形式,而“活法”指的是社会中的具有法律效力,能够很好实行的法律。所以,选项A、B正确说明了法律必须要以社会为基础,不能脱离社会,故是正确的。选项C说的是法律的制定阶段即立法。最终形成的法律要符合社会的需要,就必须在制定阶段满足一定的要求,这就是立法不能脱离社会实践,不能凭空想象和主观臆断,所以选项C也是正确的。“活法”主要是指社会中的具备法的效力的法,能够作用

  • [多选题].《海洋环境保护法》第11条规定:“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向海洋倾倒废弃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倾倒费。根据本法规定征收的排污费、倾倒费,必须用于海洋环境污染的整治,不得挪作他用。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对这个法律条文中法律规则的分析不正确的有:
  • 本法条中的法律规范是强制性法律规范

    根据行为模式的数量,本法条中共有四个法律规范 

  • 解析:

    D:这个法条共有两款,第一款含有两个行为模式,第二款则就所征收费用的用途作了义务性规定,这是一个行为模式,不应认为是两个,故D项错误

     


  • [多选题]、《大清新刑律》中的从刑包括哪些?(  )
  • 褫夺公权

    没收

  • 解析:

    正确答案:A,B  A.褫夺公权

      B.没收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导游资格 人力资源师 司法考试 企业法律顾问 社会工作者 其它 教师公开招聘 技工类 营销师 食品安全员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