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E

药物过敏性休克 血清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胃肠炎

题目: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APTT时间延长可见于下列哪些情况
  • 严重肝病,阻塞性黄疸

    纤维蛋白原减少或缺乏症

    口服抗凝剂

    血友病

    原发性纤溶亢进


  • [单选题]男性,20岁,平日体健,每于进食蚕豆后便出现面色苍白,尿液呈深褐色,发作时HGB45g/L,巩膜黄染,尿隐血阳性。下列何项检查是该病的确诊试验
  • G-6-PD活性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

  • 解析:G-6-PD活性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是该病的确诊试验。

  • [单选题]粪便中出现巨噬细胞常见于
  • 细菌性痢疾

  • 解析:在细菌性痢疾时,常可见到较多的吞噬细胞。因此,吞噬细胞可作为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依据。

  • [单选题]关于免疫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免疫原剂量越大,产生的抗体效价越高

  • 解析:初次免疫一般选择皮内接种,加强免疫一般选择静脉接种,首次免疫后因机体正处于识别抗原和进行B细胞活化增殖阶段,如果很快进行第2次注入抗原,极易造成免疫抑制。第1次与第2次免疫间隔时间以10~20天为好,第3次及以后的间隔一般为7~10天。

  • [单选题]抗原抗体反应中为促进沉淀物或凝集物的形成,常用下列何种作为抗原抗体的稀释液
  • 0.85%NaCl

  • 解析:抗原抗体反应时需要一定的离子强度。如果溶液中没有电解质,抗原抗体结合后不会出现可见反应,为了促进沉淀物或凝集物的形成,常用0.85%NaCl或各种缓冲液作为抗原抗体的稀释液。

  • [单选题]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首先引起( )
  • 血肌酐升高


  • [单选题]可在胞质中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的病毒是
  • 呼吸道合胞病毒和麻疹病毒

  • 解析:本题考查包涵体的概念。细胞感染病毒后,出现于细胞浆内或细胞核内的特殊结构称为包涵体。包涵体呈圆形或不规则小体,大小不一,数量不等。多数位于细胞浆内,嗜酸性(如狂犬病毒与痘苗病毒),少数位于核内,嗜碱性;有的同时有浆内和核内包涵体(如麻疹病毒)。

  • [单选题]多发性骨髓瘤常不会出现下列哪一项异常
  • 血钙下降

  • 解析: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生化检验可见:血钙常升高,可达12%~16%,血磷一般正常。当肾功能不全时,血磷常因排出受阻而升高。碱性磷酸酶可正常、降低或升高。故选择A选项。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技术(正高) 传染病学(副高) 康复医学(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副高) 内科护理(副高) 口腔修复学主治医师(代码:356)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公卫医师定期考核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