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以叛逃罪和间谍罪进行数罪并罚

题目:赵某叛逃出国后,参加了间谍组织,回国刺探情报时被抓获。对赵某应( )。

解析:解析:叛逃后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任务的,应以叛逃罪和间谍罪实行数罪并罚。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宪法修改的方式中,哪一项不是我国宪法修改的方式?( )
  • 无形修改

  • 解析:解析:我国从1954年颁布第一部宪法以后,对宪法的修改主要有:全面修改,如1982年《宪法》就是对1978年《宪法》的全面修改;而1979年、1980年对宪法进行的是两次局部修改;此后对1982年《宪法》又经过四次修正。故选择C。

  • [多选题]成立紧急避险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 必须是合法权益受到危险的威胁

    避险行为必须是为了是合法权益免遭损害而实施

    避险行为必须是在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排除危险即不得已时实施的

  • 解析:ACD

  • [单选题]所谓( ),即法律的强制实施都是通过法定时间与法定空间上的步骤和方式而得以进行的。
  • 法的程序性

  • 解析:解析:法的程序性是指法的强制实施需由专门的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执行,具体含义与法的强制性、法的国家性、法的适用性均有不同。

  • [单选题]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犯罪分子所犯的数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的,应当采取( )。
  • 限制加重原则

  • 解析:解析:数罪并罚的原则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其一,相加原则,即是指将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各罪刑罚绝对相加、合并执行的合并处罚规则。其二,吸收原则,即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采用重罪吸收轻罪或者重罪刑吸收轻罪刑的合并处罚规则。其三,限制加重原则,即以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应当判处)或已判处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再在一定限度内对其予以加重作为执行刑罚的合并处罚规则。其四,折中原则,即对一人所犯数罪的合并处罚不单纯采用相加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而是根据法定的刑罚性质及特点兼采相加原则、吸收原则或限制加重原则,以分别适用于不同刑种和宣告刑结构的合并处罚规则。根据我国《刑法》第69条的规定,我国刑法确立的是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吸收原则和相加原则为补充的折中原则。其中,对犯罪分子所犯的数罪均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的,应当采取限制加重原则。

  • [多选题]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行为有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 )。
  • 必然性

    可能性

  • 解析:解析:在意识因素方面,直接故意既可以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也可以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即直接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行为有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 [多选题]我国《合同法》规定的法定解除的条件是( )。
  • 预期违约

    根本违约

  • 解析:解析:我国《合同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3)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4)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因此,AD是不准确的,缺乏完整的表述,只有BC是正确答案。

  • [单选题]甲与他人通奸,意图杀害其妻以便能与他人结婚。甲在其妻的饭碗中放入数量较大的安眠药,但由于其不知安眠药已过期,而没有达到毒死其妻的目的。甲的行为属于( )。
  • 犯罪未遂

  • 解析: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工具不能犯未遂。工具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由于认识错误而使用了按其客观性质不能实现犯罪意图、不能达到既遂状态的犯罪工具的犯罪未遂形态。

  • [单选题]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建立在不同的生产关系基础上,但对杀人罪、贪污罪、渎职罪等的规定却是相同或相近的,这说明
  • 不同的经济基础可以产生相同的法律形式、结构和若干规定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考研 公共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考博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