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7个月

题目: 一婴儿能独坐,并坐得很稳,但不会爬,能无意识地发出声音,认识生熟人,不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解析:6个月因独坐能力的发展出现胸椎后凸,正常小儿的发育规律为:3个月抬头较稳,6个月会坐,7个月能有意识地翻身,8个月开始爬,12个月开始走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反映肝储备功能试验的是
  • 吲哚青绿清除试验

  • 解析:肝脏储备功能的试验,除Child分级外,还有半乳糖清除试验、利多卡因试验、咖啡因清除试验、氨基比林呼气试验。吲哚青绿(ICG)实验敏感性高,准确可靠,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测定肝脏储备功能比较理想的方法。ICG注入人体后不经肝外组织器官排泄,只由肝细胞选择性摄取,以游离形式经肝细胞微细胆管转运系统排泄至胆管,排泄至肠道后,完全随粪便排泄,不参与肠肝循环。单位时间内测定ICG的滞留率及其消失率,有助于了解肝脏的排泄功能。同时测定血中ICG15分钟潴留率和ICG消失率,较单项检测结果更为可靠,但ICG消失率检测需短时间内多次抽血,难以作为常规应用,临床上仍以ICG15分钟潴留率常用。

  • [单选题]患者,男,56岁。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治疗,晚22时突起心慌、多汗、软弱,继而意识不清。查体:脉搏120次/min,尿糖(-),尿酮(-),血尿素氮10.0mmol/L。最可能是
  • 低血糖昏迷

  • 解析:患者在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突然发生心慌、多汗、软弱,继而神志不清,脉率增快到120次/min,发病时间晚10点,距吃晚餐时间较长,最可能是发生了低血糖昏迷。患者尿糖(-),考虑血糖也不高,可除外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尿酮体阴性,可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血尿素氮轻微升高,可排除尿毒症昏迷;突发的心慌、多汗、软弱,继而神志不清,不符合脑血管意外发生时的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恶心、呕吐等)及偏瘫等神经症状。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最常见的副反应就是低血糖、低血糖昏迷,原因是胰岛素剂量过大或者饮食调节不当,常为注射胰岛素后不进餐或少进餐所致。

  • [单选题]“定期体检,见微知著”这句话的含义是
  • 定期体检便于早期发现疾病

  • 解析:定期体检,见微知著的核心含义就是“早发现”,从细微的表现中发现重大疾病,以便于及时治疗,及时用药。

  • [单选题]关于大咯血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 伴神志不清,首先要考虑失血性休克

  • 解析:大咯血时可引起呼吸困难也可见神志不清,不一定为失血性休克。

  • [单选题]胰岛素由下列哪个部位分泌( )
  • 胰岛B细胞


  • [多选题]躯体疾病性精神障碍的诊断原则有( )
  • 有躯体疾病存在

    有证据显示精神障碍的出现与躯体疾病有时间上的密切联系

    精神障碍因躯体疾病的好转而好转

    精神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


  • [多选题]医师注册后可在下列地点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
  • 医疗机构

    预防机构

    保健机构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全科医学(正高) 肾内科(正高) 小儿内科(正高) 计划生育(正高) 医院药学(正高) 中医护理(副高)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5) 住院医师规培(超声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影像) 超声医学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