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上呼吸道梗阻

题目:患者男性,45岁。行"全麻下胃大部切除术"后被送回病房。监测患者意识清醒,T37.8℃,P95次/分钟,R24次/分钟,BP140/90mmHg。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有鼾声,继而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

解析:1.全麻并发症呼吸道梗阻包括上呼吸道梗阻和下呼吸道梗阻,上呼吸道梗阻时,如为不全梗阻时表现为呼吸困难并有鼾声,完全梗阻时有鼻翼煽动和三凹征。下呼吸道梗阻轻者出现肺部啰音,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潮气量降低、发绀、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表现。 2.上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为机械性梗阻,如舌后坠、口腔分泌物阻塞、异物阻塞、喉头水肿、喉痉挛等。下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为气管导管扭折、导管斜面过长而紧贴在气管壁上、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支气管痉挛等。 3.患者为上呼吸道梗阻,不存在支气管痉挛,因此无需应用支气管解痉剂。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某小儿听见声音时头可以转向声源,可以发“啊”“咿”“呜”等元音,但是该小儿靠着坐时腰尚不可伸直,小儿可能的月龄是
  • 4个月

  • 解析:婴儿1~2个月开始发喉音,3~4个月发“啊”、“咿”、“呜”等元音,3~4个月时头可转向声源(定向反应),听到悦耳声时会微笑。5个月小儿靠着坐时腰可伸直。所以小儿应小于5个月。选择B最合适。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语言的发育(表达语言阶段)”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背部脂肪瘤切除术时适用
  • 局部浸润麻醉

  • 解析:背部脂肪瘤切除术是一个小手术,用时短。将局麻药注射于手术区的组织内,阻滞神经末梢而达到麻醉作用就可以进行手术了。故选B。

  •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CK变化规律
  • 起病6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


  • [单选题]抗休克纠正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是
  • 补充血容量

  • 解析:休克患者的治疗原则关键是尽早去除病因,迅速恢复有效循环,纠正微循环障碍,增强心肌收缩功能,恢复人体正常代谢,其中补充血容量是纠正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是纠正休克的根本措施。

  • [单选题]某三甲医院2009年6月共收治住院患者2500人,新发医院感染中,50人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同期住院患者中共有800人接受了外科手术。这所医院在2009年6月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约为
  • 6%

  • 解析: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属于部位感染发生率,用来统计处于特定部位感染危险人群中新发生该部位医院感染的频率。在本题中,分子为新发切口感染的病例数,分母为危险人群,是指6月份接受手术患者的总体。因此2009年6月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50/800=6.25%,约为6%。

  • [单选题]接台手术更换手术衣和手套的方法,下列哪一项步骤是错误的
  • 先脱手套,后脱手术衣

  • 解析:手术完毕如需进行另一台手术时,必须更换手术衣及手套(E错)。术后洗净手套上血迹,先脱手术衣,后脱手套(A对)。手套对手套法脱下第一只手套:先用戴手套的手提取另一手的手套外面脱下手套,不使触及皮肤(B错)。无菌手术完毕,如果手套未破可不重新洗手,酒精浸泡手、臂5分钟再更换手术衣及手套,(D错)若前台手术为污染手术,需重新洗手,流水冲净滑石粉,并揩干(C错)。

  • [单选题]下述不支持胎膜早破诊断的是
  • 阴道排液pH<6.3

  • 解析:正常阴道液呈酸性,pH值为4.5~5.5;羊水的pH值为7.0~7.5。用pH试纸检查,若流出液pH值≥6.5时,视为阳性,胎膜早破的可能性极大。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第十章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对有内源性感染危险的患者所采取的预防原则是
  • 明确和适当治疗患者的潜在病灶

  • 解析:仔细检查和明确患者的潜在病灶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等带菌状态,并及时给予适当治疗,是对具有内源性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通常采取的预防原则之一。

  • [单选题]适用于早期食管癌大规模检查的是
  • 食管拉网脱落细胞学检查

  • 解析:选项A、C、D适合已有临床症状而未能明确诊断者,选项E主要用于有淋巴结肿大的患者,食管拉网脱落细胞学检查简单易行,早期诊断阳性率可达90%~95%,适用于早期食管癌的大规模检查。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疾病控制(正高) 儿童保健(正高) 整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4)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核医学科)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正畸科) 公共基础知识 放射医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