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肝细胞性黄疸

题目:患者,男性,38岁,右上腹不适,恶心,食欲下降2周,巩膜黄染1周,申请腹部超声检查。超声可见肝大,肝实质回声均匀减低,肝内胆管不扩张,胆总管内径6mm,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呈双层结构,胆囊腔内未见异常回声,根据临床症状及超声检查,黄疸可能为

解析:超声见肝大,肝回声减低、均匀,胆囊表现为急性肝炎的胆囊征象,且肝内外胆管不扩张,故D为正确答案。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17岁,临床诊断成骨肉瘤,其表现是
  • 超声表现:肿瘤使骨组织遭到破坏,正常骨组织回声消失

  • 解析:成骨肉瘤是原发性骨肿瘤中发病率最高、恶性度最大、超声检出率最多的肿瘤,好发生于青少年,多发生于长骨,80%位于膝关节周围,即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的干骺端。超声表现:肿瘤使骨组织遭到破坏,正常骨组织回声消失。典型的成骨肉瘤可见与骨皮质表面垂直的"针状瘤骨"呈放射状排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瘤体内部及瘤体内部及边缘处迂曲扩张的血管密集分布,相互交通,血流极其丰富。

  • [单选题]患者,女性,30岁,腹痛、低热、盗汗,因下腹部触及肿块而就诊,超声检查发现肠管壁弥漫性增厚,形态僵硬,下腹部肠管粘连成团块状,蠕动减弱,肠管周围可见肿大淋巴结及少量腹水。最可能的诊断为
  • 肠结核

  • 解析:患者低热、盗汗,腹部包块,超声扫查未见明显肿块及憩室,而是肠壁弥漫性病变,形态僵硬,下腹部肠管粘连成团块状,蠕动减弱,肠管周围可见肿大淋巴结及少量腹水,故考虑肠结核可能。

  • [单选题]用频谱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时,下列仪器调节方法中错误的是
  • 超声波入射角校正到大于60°


  • [单选题]一位患者急诊入院,既往有胃溃疡病史,现腹部刀割样疼痛,呈板状腹型,该患者的超声影像表现除外
  • 胃内较大强光团,后伴声影,可移动

  • 解析:C项是胃结石的特征,不是胃溃疡穿孔的声像图表现,故C为正确答案。

  • [单选题]患者女性,30岁。因右上腹疼痛,食欲下降就诊。超声所见:肝大,肝实质回声尚均匀,门静脉分支管壁回声增强,过度显示,胆囊壁增厚呈双层结构,胆囊充盈不佳,胆囊内有沉积性回声点,最可能的诊断为
  • 急性肝炎

  • 解析:此患者具有急性肝炎典型的超声表现,肝大,胆囊征象及肝内血管变化门静脉及其分支显示增多,管壁回声增强,可呈小双管状或小等号状。

  • [单选题]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声像特点是
  • 以上都是


  • [单选题]超声背向散射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 组织内在的散射特性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原发性肝癌的继发征象
  • 肝内实性肿块,内见不规则无回声区

  • 解析:肝癌可引起肝形态失常,巨块型肝癌可压迫肝门使肝门向健侧移位。肿块挤压及浸润周围血管结构,可使血管绕行、抬高、受压和中断及门静脉癌栓形成。肿块侵及肝胆管或肝门结构,可引起肝内胆管不同程度扩张。而E为肝癌的直接征象,故E为正确答案。

  • [单选题]探头内的阻尼材料的作用是: ①减少脉冲宽度 ②提高轴向分辨力 ③减少空间脉冲长度 ④提高横向分辨力
  • ①②③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胸心外科(正高) 眼科(正高)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肿瘤外科(正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副高)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9) 放射医学技术(士)(代码:104) 微生物检验技术(士)(代码:110) 住院医师规培(推拿科)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