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磷化锌中毒
题目:以下药物中毒事例中忌用硫酸镁导泻的是
解析:磷化锌中毒的抢救治疗包括催吐、洗胃、导泻、对症和支持疗法。口服中毒者,立即用1%硫酸铜溶液催吐。禁用阿朴吗啡。然后再用0.5%硫酸铜溶液或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直至洗胃液无蒜味为止。洗胃后口服硫酸钠(忌用硫酸镁)30g导泻。禁用油类泻剂,也不宜用蛋清、牛奶、动植物油类,因磷能溶解于脂肪中,可促进吸收而加重中毒。对症治疗:呼吸困难时给氧,并给氨茶碱。禁用胆碱酯酶复活剂。给予低脂饮食,以减少毒物吸收,静脉输液或给高渗葡萄糖,并用护肝药及保护心肌等药物。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药品信息等服务的活动属于
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
解析: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药品信息等服务的活动。非经营性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公开的、共享性药品信息等服务的活动。
[单选题]引起"老年人应用普萘洛尔可诱发头痛、眩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是
年龄
解析:年龄因素 (老、幼、婴);婴幼儿肝、肾功能较差,药物代谢酶活性不足,肾的滤过及分泌功能较低,影响药物的代谢消除。加以婴幼儿的血浆蛋白结合药物的能力低,其血浆游离药物浓度较高,容易发生药源性疾病。如灰婴综合症,老年人容易发生药源性疾病是由于肝、肾功能降低导致药物的代谢清除率降低,使药物的半衰期延长;如老年人应用普荼洛尔,因肝功能减退和血浆蛋白含量降低,可诱发头痛、眩晕、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单选题]对混合型血脂异常,必须联合应用他汀类和贝丁酸类,最佳的给药方法是
早晨用贝丁酸,晚上用他汀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降脂药的给药方法。以中等剂量他汀类和贝丁酸类联合使用,肌病的发生率较低,剂量不宜过大,不宜在同一时间服用。鉴于两类药物血浆半衰期为12-18小时,可晨起服用贝丁酸类而晚上服用他汀类;或隔日交替服用。
[多选题]下列哪些属于喷雾剂的特点
药物呈细小雾滴能直达作用部位,局部浓度高,起效迅速
给药剂量准确,给药剂量比注射或口服小,因此毒副作用小
药物呈雾状直达病灶,形成局部浓度,可减少疼痛,且使用方便
解析:D、E项是粉雾剂的特点。
[单选题]脂溶性最高,作用快而短( )
硫喷妥
解析:本组题考查巴比妥类药物的分类及作用特点。硫喷妥的脂溶性高,静脉注射后立即生效,但维持时间短;故答案选B。
[单选题]阿托品在眼病中的应用不包括
用于治疗青光眼
解析:本题考查硫酸阿托品的临床应用。硫酸阿托品可用于眼底检查及验光前的睫状肌麻痹,眼科手术前散瞳,术后防止粘连;用于治疗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应用本品后可使眼压明显升高而有激发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危险,因此不用于青光眼的治疗。故答案选C。
[单选题]不属于胰岛素适应证的是
促进伤口愈合
解析:胰岛素主要用于糖尿病,特别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重型、消瘦、营养不良者;.轻、中型经饮食和口服降血糖药治疗无效者;.合并严重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或乳酸酸中毒)、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肝硬变)和进行性视网膜、肾、神经等病变以及急性心肌梗塞、脑血管意外者;合并妊娠、分娩及大手术者。也可用于纠正细胞内缺钾。
[单选题]在临床上大量应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酸碱平衡状态,为调节到合适的pH,应适量加入
5%碳酸氢钠注射液
解析: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用药监护。氨基酸的缓冲容量较大,尤其氨基酸复方制剂的可滴定酸度比一般输液剂高,引发酸中毒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在氨基酸代谢的过程中可产生大量氯离子,而肾小管对氯离子和碳酸氢盐的重吸收呈倒数关系,致使血浆氯离子量增加,碳酸氢盐的含量降低,从而导致酸中毒。在临床应用尤其是大量应用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酸碱平衡状态,适量加入5%碳酸氢钠注射液,使pH调整至7.4。故答案选B。
[单选题]不能受潮的药物是
碘化钾片
解析:注意对教材中不能受潮药物举例的掌握和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