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
题目: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
解析: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赵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于1998年7月1日考验期满。1998年1月5日,赵某在监狱中有重大立功表现。1998年7月3日,赵某与同监犯李某发生争执,将李某打成重伤。对赵某应当如何处理?( )。
以有期徒刑和故意伤害罪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
[单选题]下列关于紧急避险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紧急避险必须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实施
解析:解析: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这里所说的危险不仅包括不法侵害还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危险、动物侵袭等。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也就是说紧急避险所造成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险的损害。根据刑法规定,紧急避险不适用于职务上、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所以紧急避险的主体与正当防卫的主体范围是不一致的。因此选项D也是错误的。
[单选题]权利能力的同义语是( )。
法律人格
[单选题]在秦代“子盗父母”、“父母擅刑”属于( )。
非公室告
解析:解析:秦朝把犯罪分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两类。因“子盗父母,父母擅刑,髡子与奴妾”等引起的家庭范围的侵害行为是“非公室告”;杀伤人、偷盗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称之为“公室告”。因此,本题应选“非公室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