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结合反应

题目:肝脏生物转化功能的第二相反应是指( )

解析:还有许多物质经过第一相反应后,极性的改变仍不大,必须与某些极性更强的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硫酸、氨基酸等)结合,增加溶解度,或者甲基化、乙酰化等改变了反应,才能最终排出体外。这种肝内的结合反应称为第二相反应。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免疫溶血法检测单个补体成分,通常采用的红细胞是
  • 绵羊RBC

  • 解析:免疫溶血法测量单个补体成分时,使用的抗原是SRBC(致敏绵羊红细胞) 。故正确答案为D。

  • [单选题]血友病缺乏下列哪两种因子
  • Ⅸ、Ⅷ

  • 解析: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因子Ⅷ和Ⅸ基因缺陷、基因突变、基因缺失、基因插入等导致内源凝血途径激活凝血酶原酶的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 [单选题]于25℃,37℃均能生长,尿素酶试验阳性的真菌是
  • 新型隐球菌

  • 解析:新型隐球菌于25℃,37℃均能生长,尿素酶试验阳性。

  • [单选题]按贫血的MCV/RDW分类法,缺铁性贫血属于
  • 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 解析:缺铁性贫血属于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 [单选题]在杂交瘤技术中,骨髓瘤细胞作为理想的脾细胞融合对象,与以下特性无关的是
  • 抗体分泌功能

  • 解析:交瘤技术的目的是制备对抗原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所以融合一方必须是经过抗原免疫的B细胞,通常选用被免疫动物的脾细胞,脾淋巴细胞的主要特征是抗体分泌功能。融合细胞另一方则要求在培养条件下的永生性,只有肿瘤细胞才是具备这一条件,所以选择同一体系的骨髓瘤细胞,因多发性骨髓瘤是B细胞系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稳定易培养、自身不分泌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融合率高,是次黄嘌呤磷酸核酸核糖转化酶(HGPRT)的缺陷株,是理想的脾细胞融合对象。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放射医学技术(正高) 小儿内科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副高) 职业病学(副高) 微生物检验技术(副高)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代码:339)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中医执业医师 医学检验(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