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心脏后下透亮三角区消失
题目:关于右心室增大的X线征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解析:心脏后下透亮三角区消失为左心室增大的X线征象。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隔缘肉柱的作用是
参与防止室壁过度扩张
解析:右心室前乳头肌根部有一条连至室间隔下部的肌束,称为隔缘肉柱,参与防止室壁过度扩张。
[多选题]下述哪些支持室性心动过速的诊断
QRS间期大于0.12s
房室分离
心室夺获
心前区导联QRS波群方向成同向性
解析:室性心动过速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12s,同时伴有房室分离、心室夺获、心前区导联QRS波群方向成同向性的特点。
[单选题]心电图上表现RR间距规则的是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单选题]患者男性,62岁。冠心病史20余年,持续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检查显示为窦性心律,可见各自规则的窦性P波和宽大畸形的QRS波群,P波与QRS波群无相关性,PP间距为0.65s,RR间距为1.96s,其规整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应诊断为
室性逸搏心律
[单选题]关于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RP′间期常>70ms
解析: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于存在房室结双径路的患者。其中一条径路为快径路,传导速度快而不应期长;另一条为慢径路,传导速度慢而不应期短。当一个适时的房性期前收缩出现后,快径路处于不应期,激动沿慢径路下传激动心室的同时又从快径路逆传激动心房,如此持续发生便形成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其心电图特征为:心动过速可被程序刺激诱发;心率常在150~250次/分,RR间距规整;QRS波群时限正常或伴有功能性束支阻滞;逆传P′波与QRS波群部分重叠,RP′间期常<70ms。